USR Hub整體社會責任實踐藍圖及目標、與學校重點特色的契合度
推動路程(roadmap)
「深耕水沙連,迎往東南亞」與「高教深耕、地方創生」等願景目標業已列入本校108-112學校校務發展計畫之中。近年為深化並落實本校大學社會責任,校長皆親自主持各項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提案會議,同時指派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簡稱:水沙連人社中心)規劃相關藍圖、協調計畫執行的配套措施與資源整合等事宜。從106學年起,在水沙連人社中心的協力下,優先鼓勵持續參與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已達4年的科技學院土木系、管理學院觀餐系教師們,分別針對水沙連地區「水環境營造、鄉村產業發展」兩項議題籌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團隊。隔年又再鼓勵人文學院、教育學院,再就水沙連地區「高齡照顧、偏鄉兒少教育」兩項議題研擬USR計畫,107-108年獲得教育部1C、2B、1A的計畫補助。
此外,107-108年本校同時利用高教深耕主冊「善盡社會責任」計畫方案,由水沙連人社中心再陸續針對「偏鄉程式設計學習(107年140萬、108年130萬)、新住民親職增能(107年110萬)、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利用(向文化部爭取計畫)、原民文化與生計(向原委會爭取計畫)」等多項議題,持續孵化在地實踐團隊。另108年重新整理學校舊圖書館閒置空間,規劃226坪作為本校「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聯合辦公室」,並且出版「創新‧社造‧水沙連─2019年暨大社會實踐成果彙編」。截至2019年12月止,共計60餘位專任教師參與在地實踐工作(約佔全校專任教師24%),培育15位博士後研究人員(包含專案教師)。展望未來,109-111年本校仍將持續扣合高教深耕計畫政策目標聚焦下列五大重點路徑推動USR計畫,期盼透過USR Hub經費挹注,可更充實本校水沙連人社中心積極孵化在地社會責任實踐團隊的行動能量。
1.深化各學院教師社群專業對應地方永續發展議題
科技、管理、人文、教育等四個學院,持續針對水沙連區域「水環境營造、地方特色產業、社區長照系統、偏鄉兒少學習」等議題,設計行動方案並配合開授社會參與式創新課程,培養具備社會關懷知識與行動能力的大學生。
2.協力地方區域經濟創新與地方創生人才培力課題
配合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政策推動,本校由水沙連人社中心、通識教育中心、研發處創業育成中心,分別針對「區域創新與地方創生人才培力課題」設計具體行動方案,積極建構水沙連區域留\返鄉人才的陪伴與學習支持系統。
3.持續孵化更多在地實踐行動團隊
以高教深耕計畫D項目資源作為基礎,由人社中心作為窗口盤點水沙連區域合作推動委員會所提各項議題,橫向協調各院系所專業與資源,針對迫切需求議題設計共學培力活動,期能不斷孵化新興社會實踐團隊。
4.連結區域產業資源,培力學生具備在地社會實踐責任視野
水沙連人社中心將與學務處規劃「復原力優秀學生社會實踐人才培育計畫」,企盼透過企業資源投入、校內教師與場域業師的陪伴,培育各類弱勢學生能具備社會實踐的素養、觀念與能力。
5.橋接日本與東南亞,建構國際USR共學網絡
本校除深耕水沙連區域在地實踐經驗,同時也已經與日本信州大學及越南維新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書,設計多項大學社會連攜與社會實踐共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