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翻轉水沙連偏鄉弱勢學習路徑:從「學習自信增能」到「學力心智躍升」


 

翻轉教育,偏鄉共好

南投縣境內因經濟發展不易而呈現人口老化、少子化等人口結構問題,且肇因於區域幅員廣闊,部分國小業已遭逢嚴重的經營挑戰,例如:學習資源不足、家庭關懷能量不足,更嚴重者則面臨裁併校問題。身為南投縣唯一具教育學院的國立大學,面對嚴峻的南投偏鄉教育問題,如何更積極的應對乃是本院極為重要的轉型工作。 暨大教育學整合跨系所人才,以學生需求和社區挑戰為出發點,聚焦「心理健康與安權促進」、「跨文化認識與學力成長」和「教師與志工職能增長」三大議題,於大埔里和鄰近區域展開行動,期待能夠扭轉偏鄉學習的弱勢處境,並連結大學與地方,共構對應偏鄉教育問題的工作網絡,並回應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確保有教無類、公平和高品質的教育」之目標。

 

安心安權,全人培育-心理健康與安權促進

在本校諮人系林妙容副教授、社工系吳書昀教授的帶領下,以兒童心理成長營、兒少防暴小尖兵防暴宣導、親子共學活動為主軸,進行學童的心理成長營隊活動和輔導方案。鼓勵親子同樂,同時也培育學生進入桃米社區、福興社區,理解現狀並對應在地學童心理需求。並連結現有學校資源,提供更全面的兒童心理成長活動方案,使學童發現自我、理解自我、肯認自我;同時也使學童學習自我保護,避免偏鄉防暴資源不足的現狀影響學童權益,確保偏鄉學童的保護機制與支持方案不至於失靈。

 

學力提昇,國際體驗-跨文化認識與學力成長

由教政系馮丰儀教授、陳文彥副教授、國比系黃照耘副教授、黃文定教授、國企系許文忠副教授、計算機中心左維萱老師帶領;跨文化認識部份以輔導水沙連區域中小校外語社團、國際知能研習和跨文化營隊為主軸,分別服務水沙連區域的中小校與社區,利用社團活動時間、彈性課程時間進行外語學習、語言交換、文化之夜體驗、第二外語課程等活動帶領;學力成長方面以包含遠距教學、課輔教學為主,為福興社區、合成社區、亮點教會、魚池禮拜堂等地,於每週一、三、五晚間六點半至八點半提供課輔服務。同時也提供多元學習方案如童軍活動、性平課程、學習自信引導等課程,期待支持孩子們全面向、全方位的學習路徑。

 

社群集結,教學相長-教師與志工職能增長

由教育學院楊洲松院長、通識教育中心張力亞助理教授、教政系陳文彥副教授等一同帶領。計畫團隊提供了學習社群、水沙連校長論壇、偏鄉教師/校長社群等機制,促進大學和在地中小學的融合,並使得專業與在地問題得以對話,並透過增能過程持續盤點偏鄉教育需求與共同議題。此外,計畫也提供了東暨論壇,作為暨大師生與東華連結的平台,進一步尋求偏鄉教育的行動方案與人才培育合作。此外,針對偏鄉補救教學,計畫團隊提供水沙連偏鄉補救教學研習,培育學生補救教學18小時研修相關要求,確保補救教學教師教學品質;同時在資訊課程方面,計畫團隊亦提供Scratch、樂高機器人等學童體驗課程,希冀提昇水沙連區域學童的資訊素養,強化資訊科技學習方案。

 

我們的成果

暨大教院USR的行動從107年1月至108年10月之間已投人8000小時行動時間、1000人次暨大師生、60場活動,觸及6個鄉鎮、24間合作中小學及8個NGO。已孵化福興小學堂與太平小學堂,推動多元學習方案,提昇學童學習自信與學力表現。我們也與博幼基金會、良顯堂基金會及蒙愛教會陪讀班共同成立偏鄉教育協力平台,以交換培力訊息與教育資源,擴大網絡連結為目標,期待使偏鄉教育資源效益最大化。也與東華大學結盟,持續辦理東暨論壇,連結鄉村型大學,進行議題合作、暑期培力、實習交換、論述出版等重要工作。

暨大教院USR合作夥伴

南投縣政府教育處、福興社區受奉宮、福興社區發展協會、合成社區發展協會、亮點教會、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蒙愛教會陪讀班、暨大附中、宏仁國中、埔里國小、太平國小、麒麟國小、桃源國小、大成國小、魚池國中、五城國小、魚池國小、東光國小、明潭國小、頭社國小、新城國小、德化國小、魚池禮拜堂、信義國中、同富國中、仁愛鄉:仁愛高農、仁愛國中、廬山國小、清境國小、國姓國小、國姓國中、永樂國小。
Off White Outlet
Off White Hoodie
Off White Shoes
Off White Clothing
Off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