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發展辦學特色

 

B-1 建構水沙連學院

暨大前瞻與創新的通識教育變革前奏:水沙連學院的設置申請。
立基於臺灣地理中心的區域特性,透過水沙連學院的設置,推動跨領域與創新教學的通識課程變革,以培養暨大學生對臺灣鄉村地區未來發展的格局視野、博雅素養、知識和技術,同時彰顯暨大實踐水沙連大學城的特色辦學理念。預計110學年啟動水沙連學院實體運作,逐步完備法規、組織、人力資源等事項。
增設「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回應臺灣地方創生人才培力的需求。
人才培育是地方創生的基石!本校立基於水沙連區域產官學資源特性,規劃增設「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企盼透過PBL為導向的鄉村發展與跨域治理課程設計,培養具備地方公共關懷意識、調查評估、跨域資源整合與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才。預計於110學年啟動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招生事宜。
辦理「R立方青年返鄉創新實務學程」,作為培育具備鄉村發展意識的人才搖籃。
無邊界的跨域學習,是通識教育課程近年發展重點之一。此學程是以地方發展和師生教與學的需求為基礎,藉由探索校準、調查方法、知識應用、創新實作四個階段的學習,探索文化、環境、產業、社會四個議題。每學期超過800名學生選修,迄今累積33位學生申請學程證書,已為本校深具代表性的通識教育創新課程。
R立方學程社群經營、共學與陪伴
R立方學程四學習階段(探索校準、調查方法、知識應用、創新實作)由年輕師資擔任社群召集人,並協助新進教師陪伴與輔導,每學期於期初、期中與期末辦理教師社群交流聚會;也針對R立方課程的TA進行培力、輔導,並辦理期末座談,討論協助課堂事項、課程觀與紀錄、問題與困境討論、自我學習與反思回饋。
特色運動推展
善用地域資產發展特色運動,包含船艇、射箭、高爾夫、壘球、空手道、運動舞蹈、游泳等培植在地運動專才;也透過特色運動推廣營隊的辦理,誘發學童運動的興趣,並推廣本校特色運動課程,開設特色運動夏令營、游泳、空手道、射箭及籃球推廣班,從課程中培養學童基礎體適能、運動技巧及創新思考之能力。
持續推展運動教練專業知識學分學程暨微學程
運專學程扎根於運動專業訓練及運動團隊經營的教育培育本質,主要分為「專項術科訓練」、「自然科學學群」、「社會人文學群」、「體能與運動技術學群」、「運動傷害與防護學群」、「運動場館設施經營與賽會規畫管理」等6大類 ,透過課程可學習運動訓練、教練指導、行政及領導的技能,也鼓勵同學取得國家級專業證照。
辦一個「知曉水沙連大學城大小事的特色刊物」:「百鄉果」電子報
營造大學與地方共學共工的學習機制,開展社會創新行動;建立R立方電子報團隊將其R立方之推展活動以「R立方電子報」、「百鄉果」實體報採訪出刊做為地方宣傳刊物。
初來報到,許一個水沙連生大學城的好印象:水沙連營隊
大埔里是暨大學生四年生活的場域。除學校生活外,大埔里地區豐富的人文地產景、社會創新事務,如何讓初來報到的學生有所認識,水沙連營隊將扮演這樣的角色與功能。本營隊結合在地導覽解說團隊,規劃不同探索議題,如食農、市場、日式建築、博物館、生態產業等,透過走讀讓暨大新生認識在地。
發展跨校共學方案、多元共學活動及學術活動,激勵校內服教研的創新。
整合學校發展特色與跨領域研究能量,藉由跨校共學的辦理,促進校際教學經驗的分享、以及學習各校地方知識推展模式的經驗。辦理「通識教學實踐與社會創新跨校交流會」,討論近年來各校在鬆動學校體制上的創新、緣由以及面臨的挑戰;以及各校通識教學實務上的改變發展以及如何回應學生學習樣態、教學成效的議題。
透過學習據點的營運,為暨大師生、地方社群提供Co-working Space,激盪創新發展的想像與作為
R立方學堂為與順騎自然公司合作的校外據點,已於110年3月29日開幕。主要辦理各式社區共學、課程、工作坊、讀書會、講座等活動,讓師生與地方共同學習成長,關心在地城鄉發展問題。另於校內成立野趣手作教室,教導大學生們有關生活科技、昆蟲標本清潔修復、植物拓印、木工設計、手作工具使用等學習活動。
辦理多元的社區共學活動,提供暨大師生與鎮民共容學習的機會
每學年固定辦理R立方Plus系列講座、埔里百工系列講座、鱗翅目講堂。R立方Plus系列講座主要聚焦返鄉青年社會實踐、社會參與、地方創生等議題;埔里百工系列講座以認識埔里職人文化與生活為主題;鱗翅目講堂則以昆蟲生態為主題,呼籲重視環境及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B-2 培育原住民人才

暑期部落工作隊
1. 暑期部落工作隊 「信義鄉望鄉部落工作隊」 透過在地化之部落老人照顧服務及活動結合,辦理文件站長者經驗及知識分享會帶領部落孩童及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生涯定向與回饋部落為重點。 ●結合望鄉部落文健站 提供長者健康樂齡及文化傳承活動,並請長者分享智慧、知識,達到良性互動。 ●青年工作坊 連結信義鄉望鄉部落青年,辦理工作坊活動,串連原住民青年的力量,提供部落青年了解原住民相關議題等,使青年更加了解回流部落重要性。 ●兒童課後輔導 陪伴關懷提供孩童課業學習能力。 「仁愛鄉清流部落工作隊」 ●訪談部落遷移歷史 因霧社事件迫遷原居地,移居至現今清流部落已邁入90週年,事先蒐集相關歷史資訊、田調方式及影像文字處理,將他們的口述歷史紀錄下來。 ●家戶門牌 清流部落至今已到第七代,透過訪談家族族譜研究,修正清流部落生命史故事書記載的錯誤,並更新舊版資訊,更可以將所有資料以電子方式讓部落族人觀看、預覽。並在完成調查後,在部落裡辦理成果展,將採訪部落青年介紹製作門牌及家族歷史脈絡,做成影片播放至成果站中。 ●出隊音樂會成果發表 透過音樂會方式,呈現賽德克族語言、舞蹈及傳統歌謠,並述說故事、文化歷史脈絡,分享出隊期間的心得回饋。 「魚池鄉伊達邵部落工作隊」 ●與部落工作體驗 向部落學習傳統智慧,與部落共同思考當代需求,進而培養具部落主體意識的原住民青年,強化原住民青年文化認知與同感。 ●部落服務 探索與理解伊達邵族人社群實際需求,進而為部落帶來長期的服務價值。 ●擴大原民青年認識自我及他人之機會 注重原民青年團隊經驗累積及獨立性養成,帶領專班原民青年,跳脫自我經驗與脈絡,透過不同部落服務體驗,反思自身日後投身原民事務的方向與方法。 ●展示 透過五感傳遞意義和訊息的媒介,可在具體空間場域中扮演真實經驗的推動者,同時也包含文字、影像、聲音、觸覺與味覺等多元媒體優勢,給予觀眾更為清晰且深刻的體驗。 (1)將與台大實驗林管理處合作,邵族傳統植物辨識、採集與資料彙編。

 

B-3 永續的綠色大學

日池~蝶飛色舞擁生態
新生初到暨大這個地靈人傑的寶地,地大物博,春天賞櫻花、夏天黃花風鈴木、秋天賞楓葉、冬天賞梅花,除了每天吸取芬多精之外,還有個世外桃源從科院旁的不起眼山坡走上去,別有洞天美麗的事物映入眼簾! 可以賞花、賞草、賞蝴蝶,還有一群專業的老師運用app及專業素養,帶領著學員們完成五感體驗,感受日池生態之美;更厲害的是在缺水的日子裡再生水的循環更顯重要,赫然發現日、月池之水是由校內汙水排放轉換成中水運用,目前校內於汙水廠、體健中心及女生宿舍A棟皆有設置雨水貯留系統。日池旁的植物與水質檢測,以及日池的相關背景與生態工程,了解日池的生態之美,共同營造蝴蝶的棲地。欲使新生藉由日池,理解生態場域的價值與重要性並觀察周邊場域所面對的生態挑戰,暸解人與水資源、水環境之自然、科技、人文、社會相互的共生關係,校內的生態自然環境豐富多樣,並由此落實環境行動,達到覺知、知識、態度、技能、行動之環境教育目標。
埔里忠孝國小宣導校園安全活動 大手拉小手~~一起向前走~~
活動為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觀念宣導,維護自身安全,促進身 心正常發展,並結合鄰近的國小進行大手拉小手教育宣導,達成「健康校園」之目標,利用桌遊教具(撲克牌、大富翁、骰子遊戲)以及逗笑有趣短片引起學生注意,將認識交通號(標)誌、機車騎乘安全、禮讓行人及用路安全等交通安全法令及常識納入桌遊闖關活動,讓大學學生能踴躍參與發揮創意帶領著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融入交通安全的世界,小學生在闖關活動中能明白理解交通違規及罰款項目,進而達到發揚品德文化及落實交通安全觀念,讓交通安全觀念深植人心從小做起。活動中進行愉快,大學生們也得到好的反饋,進而落實到生活之中,讓交通於日常生活中能更平安也更安全。

 

B-4 深化東南亞鏈結

蘭嶼文化踏查
疫情於2020降臨世界,受此影響,經過討論決定將原先往東南亞區域之田野踏查計畫,改以南島民族傳統文化與儀式之思考脈絡。於是,東南亞系的學生們及林幗貞老師踏上了6天5夜的台東/蘭嶼行。由當地嚮導謝永泉老師帶領,以文化、宗教、語言、歌謠和祭儀等多方面向,深入踏查並記錄蘭嶼。
2020[深化東南亞鏈結]多元成果展
在2020年末,深化東南亞鏈結多元成果展於12/21揭開序幕 展場內容分為三大區塊 *島嶼偶戲 : 巴里島皮影展(Bali Wayang) *靜態樂音 : 東南亞樂器展 *蘭嶼采風 : 攝影文字展 由許多同學傾力協助所展現出的成果,使得「教學相長」之意涵深刻展現!
「通識講座」國際化與藝術深耕:指尖下的鼓點世界~印度塔布拉(Tabla)
印度塔布拉鼓大師阿比曼教授被視為當今印度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之一,應邀蒞臨本校進行通識講座,使在場師生親身見識葛萊美獎音樂大師高超的音樂之美。It's "WAY of LIFE",在事事講究速成與效率的 5G 時代,印度音樂講究耐心修煉的音樂哲學,給了在場師生充滿省思的時刻,並促進本校推展國際化與藝術深耕。
「甘美朗藝術」多維性發展與深化影響
(1) 全大運聖火傳遞儀式:展演了暨大特地為迎接全大運聖火所編寫的《KUFFY~ Gamelan》主題曲,以展現全大運「勇敢、衝勁、熱情」的精神。 (2)台中市藝術人文領域教師甘美朗藝術工作坊:此活動由台中市教師團體主動聯繫,工作坊順利圓滿,顯現本校甘美朗藝術之獨特性與教育影響力。 (3) 櫻花祭暨招生博覽會開幕式:本校東南亞學系師生展現暨大獨特豐富的美學教育與南向政策之深化成果。

 

B-5 邁向國際化大學

推動國際文化推廣及交流
本校結合境外學生及本地學生,組成國際文化推廣隊,出隊至在地社區或偏鄉學校,推廣國際認識與文化交流,嘉惠本地偏鄉學子。109-110年度,共出隊近140人次,服務了24個單位。
強化師生國際移動與行銷,增進學生國際競爭力
本校鼓勵學生海外研修、志工實習與出席國際會議,也希望藉由僑外生帶本地生同行,返回僑居地,擔任志工或實習,跨界共榮。109-110年度雖因疫情限縮出國移動,但也鼓勵學生遠距學習,跨越距離藩籬。
提升暨大國際形象與國際排名
為增進暨大的曝光度及國際排名,本校積極參與各項評比,並精進各項評比指標,以QS Asia來說,本校2021年亞洲排名為350-400之間,較2020年進步。
深化境外生照顧與增能
藉由境外生輔導支持系統,關注境外生安心就學,增進境外生的在地認同感與情感黏著度,並透過跨文化溝通與活動,如國際學生週、境外生特色課程體驗、傳統文化節慶體驗及企業參訪,豐富境外生在台學習經驗。
辦理「英語為主的國際溝通力」、「跨文化思維」等多元面相的「提升國際移動力」講座
辦理三場「讀書計畫與英文履歷書寫」講座,邀請專人介紹相關撰寫標準架構及書寫要點,總參加人次為43人;辦理一場「美加英留遊學諮詢展」,邀請專業團隊提供海外留遊學最新資訊,現場安排專員一對一諮詢、入學評估和落點分析,幫助學生規劃海外求學深造的藍圖,總參加人數為12人。
辦理「尋找水沙連說故事的人:英語敘事力大賽」及「水沙連之星:外語歌唱大賽」
辦理「尋找水沙連說故事的人:英語敘事力大賽」,透過公開展示作品,學生得以揣摩及學習英語敘事力技巧,共13組參賽,73人參與活動;「水沙連之星:外語歌唱大賽」以「英語組」、「日語組」、「華語組」分組評比,供學生熟練外國語言及文化的交流平台,共80組參賽,169人參與活動。
「全英語授課課程準備、設計與實作」兩日線上工作坊
本活動邀請文藻外語大學林秀珍副教授及嘉義大學黃柏源助理教授分享全英語授課的教學方式和資源,進行共學體驗活動、經驗分享及討論想法,並一同探討現今發展瓶頸,亦安排全英語授課實作活動,邀請本校四院種子教師示範教學,並請與會老師進行主題式模擬試教,由四院種子教師提供反饋,本活動共27位老師參加。
Off White Outlet
Off White Hoodie
Off White Shoes
Off White Clothing
Off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