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強化教學創新

 

A-1 專業紮根的課程再造

深化產業競爭力的學習機制-業師協同教學徵件
為提升本校教學品質,增進課程內容之理論與實務結合,強化實務教學,本校推動業師協同學, 106學年度共計補助27案,107學年度共計補助33案,108學年度共計補助36案,109學年度共計補助45件,穩定成長中。
創新教學課程學生學習成效施測
邀請駱世民副教授針對「PBL課程」「業師協同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計畫」、「數位學習課程」、「R立方課程」及「社參式課程」及其他有意願課程辦理「學習成效評量前測及後測」,分析結果回饋至授課教師,及未來相關計畫、課程改善及規畫參考依據。辦理「問卷工作坊」及「成果說明會」,精進課程規劃。
發展跨域多元課程—精進學分學程規劃及推動
107年度修習學程人數共538人,取得證明書共43人;108年度599人,取得證明書共54人;109年度593人,取得證明書共68人;110年度亞目前為止共407人,取得證明書共44人。
 

A-2 提升閱讀書寫能力

精進國文教學品質
109學年度全校前測平均77.97分,後測平均80.66分,整體提升2.69分(人院+2.01、教院+2.16、管院+3.42、科院+2.92)。
鼓勵創作風氣
透過大一國文課程增強創作能力的訓練,鼓勵修課同學參與水煙紗漣文學獎。109年大一學生投稿文學獎之圖文獎項目共計210件。
閱讀地景:天地假我以文章
(1)環境教育生態課程:與暨南大學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科技學院USR計畫共同舉辦,透過戶外解說教案設計,帶領八十名修課學生認識日池及其生態環境。 (2)地方創生課程:與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由李瑞源老師、潘寶鳳助理擔任講師,並帶領同學實際走訪社區。
豐厚生命,多元學習
109學年度共辦理10場講座。透過邀請各界專家演講,增強同學與社會的連結和實踐力,培養深度思考議題的能力。
 

A-3 普及程式語言能力

暨大學士班生修讀程式相關課程比例達54.6%,總人數達2370人。
從計畫起,各院系及通識的努力,開發多元程式相關課程。包含應用性的excel函式庫、數學遊戲的運算思維、LEGO中的積木程式、音樂程式設計的跨域學習、程式與教育服務的在地付出、 Python、C#等專業性程式語言課程等,提供多樣課程促進學生適性學習。至1092學期暨大學士班生修讀程式相關課程比例達54.6%,總人數達2370人。
一門課後的延續,有賴程式課程教師社群共商研訂程式相關課程架構。
計畫的開端提供學生嘗試程式相關課程的機會與可能性,然而學生燃起對程式的興趣後,下一步前往哪個方向,是學生在乎、教師關心的事。暨大程式教師社群,集結各領域教師商討開課方向、如何讓多元程式課程之間具有架構性,嘗試畫出藍圖,讓學生不至於無所適從,可以有方向依循來增進程式能力。
 

A-4 多元創新的學習場域

放眼多元學習,紮根數位課程
本校積極推動教師開發數位教材,為鼓勵發展為數位課程,修訂本校「數位課程實施辦法」,提高製作補助額度,並由教發中心主動提供課程及拍攝諮詢,協助教師製作課程。此外,為協助準大一生銜接各院課程,於110年暑假規劃「0 Plus線上先修課程」,提供學生自主學習機會,開課當天即有543修課人次。
「創意與創業課程」推動與教學創新方案
109年度 (萌芽期) 透過龎鳳嫺老師課程與陳建宏老師、郭耀文老師、李佩君老師合開課程,試行創業創新課程推動計畫。 110年度 (發展期) 與創業育成中心合作,建立創意與創業人才培育平台,成立「創意與創業課程教師教學社群」,對針對現有創業教師社群成員,調查其開設創意與創業課程之意願,並對有意開設課程的老師進行課程補助,並鼓勵該課程進行學生營運計劃書的撰寫與提案的能力培養及產生創業團隊。
「PBL 問題導向式學習」課程與教學創新方案
遴選國企系駱世民副教授開授「國際企業經營管理個案導論」課程建立「PBL問題導向式學習」種子課程,建立教師社群,並定期辦理教學經驗分享及觀課交流活動。 108年辦理課程徵件共10案通過申請執行。109年辦理課程徵件共10案通過申請執行。110年辦理課程徵件共16案通過申請執行 建立完善PBL教學助教經驗傳承制度及場域。
鍛鍊思考歷程 開啟學習想像-學生自主學習計畫
106-2學期訂定「學生自主學習試行辦法」,107-2學期完成「學生自主學習作業要點」修正。 自107-1學期辦理以來,學生參與踴躍,107年11人獲得學分、108年18人獲得學分、109年27人獲得學分。
華語數位課程火熱籌備中
本校109學年度獲教育部補助華語數位教學課程開發計畫,由華文所齊婉先主任擔任主持人,發展暨大第一門華語數位課程。我們希望能吸引更多對於華語文有興趣的海外學生來修習,也期盼校內的外籍生能夠有更豐富的線上課程可以選擇。目前該課程已在籌備製作期,預計在年底前能夠完成拍攝。
 

A-5 導入全方位職涯輔導

職涯導師協助開啟學生職涯方向
109學年度本校共推派34位職涯導師,辦理3場職涯導師會議,2場職涯輔導知能講座,滿意度為91.11%。除辦理相關講座增進校內師長職涯輔導知能外,亦鼓勵師長於課程內辦理職涯輔導相關活動及提供該系所同學升學/就業相關諮詢,本學年度共輔導641人次,學生滿意度為87.48%。 為說明職涯導師輔導成效,特以公行系學生接受諮詢後回饋內容,作為質化成果說明: (1)這次的職涯諮詢讓我對未來更有想法,獲益良多!(2)更認識了職場面貌,對未來有更多規劃了!(3)謝謝老師跟我們分享公務員生活與考研經歷,讓我們對考公職與研究所的規劃有進一步的認識。(4)了解公職員的工作狀態。(5)讓我了解未來的職涯發展是否要往公部門的方向走。(6)受益良多,公務員好黑暗。(7)更加了解未來就業環境。(8)讚,受益良多。(9)有助於了解未來職涯發展。(10)使自己更確定方向。(11)更加了解未來出路。(12)對未來欲從事之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圓夢計畫「Waffle Story鬆口說故事」團隊獲青發署獎助肯定
三位諮人系小女生,有一個餐車夢想,三人騎著機車奔走於北中南大小市集,一邊擺攤賣鬆餅,一邊蒐集民眾的故事。本計劃案並獲青發署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補助。2020年夏天他們又完成台北車站27小時街頭生存,只為了圓街頭旅人的夢想,她們不帶錢、不使用手機,只帶一台紀錄用Gopro,穿著拖鞋、紮起頭髮,身上披著毛巾,展開27小時的街友體驗生活。她們發現街友的生活很平淡,每位街頭旅人各自背負著不同人生故事聚集於此,這組團隊,親身接觸存在於你我身旁卻常被忽略的族群,她們也明白自己經歷的只是一小段時間,希望能用故事的分享,讓大家了解各處都有難解的社會議題。
 

A-6 創業培力與品牌萌芽

110年度創新以3天短期創業營,快速培育團隊對外參與競賽之能力,以獲取創業基金。
為了募集更多校內創業團隊,提供團隊初步創業金,除藉由自109年度起持續理之讀創萌芽初階班外,自110年度起,新增創新以3天的讀創創業營,快速培育學生團隊撰寫創業計畫書之能力,協助學生團隊參與創業競賽,以取得創業基金。
培育學生團隊對外爭取創業基金,孵化新品牌。
本年度總計推出10個學生團隊對外參加教育部青年發展署U-start創新創業及原漾計畫,總計有3隊獲得第一階段共150萬元創業金。
 

A-7 增能賦權的教師社群

風氣漸盛,教師專業社群參與度每年攀升!
為擴展不同領域教師的視野,亦可收同儕學習之效,本校積極鼓勵成立不同領域及不同議題之教師專業社群,並於110學年度修法提升整合型、多年型社群補助上限,期能發展出具社會責任並兼具學校特色的教學設計。
遠距學習不中斷,重視教師線上研習
因應近年新冠肺炎影響,實體課程受限,為增進本校教師專業知能,109-2學期規劃系列線上教師知能活動,提供多元豐富的線上課程,因應學習型態轉變,亦辦理數位學習領域的研習活動,如:丁后儀老師指導之「微學習時代:逆向課程設計」、孫賜萍講師指導之「PowerPoint簡報製作工作坊」,共計275人次參與。
Off White Outlet
Off White Hoodie
Off White Shoes
Off White Clothing
Off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