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教育行腳課程回到豐田進行,豐田是東華大學的主要田野工作場域之一,以五味屋為核心向外開展。同學們在五味屋之中的體驗,或許是對於教育認知的重新解構和再建構。在五味屋,二手交易是主要的工作,從揀貨、理貨、貼標等事項,五味屋全數由偏鄉的中小學生們完成。在這裡沒有我們一般常見到的課輔樣態,甚至課輔老師也在前往五味屋前先行「提醒」,任何先做的分組,在中小學生到來之後可能是會被打破的,在五味屋,一般課輔班的常識概念並不適用。
五味屋將學生的學習路徑從學科學習,轉換為生活方式的共同經營,正是將學習融入生活之中,而非傳統學科的竸爭。來五味屋的學生可以藉由勞動成果去交換他們「想要」或「需要」物品或課程,甚至是去旅行,但是對於什麼東西有什麼樣的價值,以及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課程,來的學生心中必須有一把自己的尺。在課程團隊的觀察之中,許多新生對這樣的安排感到不可思議,這並不是走一般昇學路徑的學生可以理解的社區工作方式,後來,我們接到的大多數反應是在五味屋只待一個上午完全不夠,他們想了解東華大學團隊在五味屋如何做更細緻的操作,以及其他更多的可能性。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於偏鄉教育議題和五味屋的認知,計畫團隊在出發前為所有新生購買了「五味屋的生活練習曲」一書,同時和東華大學達成協議,在9月11日之前,新生們必須至少完整閱讀一次該書,並上網填寫東華團隊準備的問卷 。9月12日在豐田的電影院,暨南大學和東華大學的團隊匯流,由顧瑜君老師主持課程,開始逐一回應學生先在網路上提出的問題。顧瑜君老師對於院學士班新生提出的問題十分讚賞,並感覺到學生對於偏鄉教育議題的熱情。而課程團隊則希望以此為基礎,開始建構雙方暑期交換實習和相關的活動,建立鄉村型大學對於偏鄉教育人才培育的共同理念和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