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米教師專業社群「六級化筍鄉特色產業文化營造」小聚2
一、活動名稱:桃米教師專業社群「六級化筍鄉特色產業文化營造」小聚1
日期:111年06月11日
時間:11:00-15:00
地點:桃米親水公園/山系學堂
參與人數:社群成員共10人、非社群成員共6人
二、活動議程
(一)活動目的
從筍文化的視野思考桃米一二三級產業的特色營造
(二)議程
(1)11:30-12:30桃米筍鄉在青銀共創新場域的新課題
(2)12:30-14:00筍母產業之地方農業特色營造與產學協作機制
(3)14:00-15:30透過學術與產業的實質交流進行醬筍實作體驗
三、活動概況
(一)活動進行方式
(1)第一階段邀請謝顯林設計師分享桃米筍鄉在青銀共創的新場域,將如何啟動桃米生態村下一個階段開展的新課題。
(2)第二階段積極探討筍母產業之地方農業特色營造與產學協作機制
(3)第三階段進行醬筍實作體驗,透過學術與產業的實質交流進行討論
(二)內容
桃米社區從1999年921地震以來,在各界的幫忙下進行重建工作,在社區居民、非營利組織、政府、學界等跨域合作下,循著教育學習、觀念改變、行動實踐的步伐,從家園的山與水再出發,以生態旅遊結合觀光產業的發展型態,朝著「桃米生態村」的理想前進,成為台灣農村新經濟的典範模式。
四、活動成效
(一)活動成效
1.桃米生態村擁有豐富的竹筍產業及竹筍加工產業,過往竹筍是桃米的重要產業之一。
2.因為過往的產業發展基礎,陸續有許多年輕人回到社區深耕經營。如何透過社區內好的空間規劃,打造一個青銀共創的新場域,亦是本社群認為桃米生態村下一個階段需要積極努力開展的新課題。
(二)參與人員反饋
從桃米六級化筍鄉特色產業文化營造,帶領學生關心地方公共議題,進行實作連結與實務演練。
(三)檢討事項
1.凸顯在地飲食文化:
(1)季節最好吃的食材
(2)居民拿手料理與地方飲食文化
(3)傳統醬筍的文化紀錄與分享
五、活動剪影
![]() ▲從筍文化思考桃米產業特色營造 |
![]() ▲謝顯林設計師分享青銀共創場域 |
![]() ▲實質交流進行醬筍實作體驗 |
![]() ▲筍母產業之跨社區農業特色營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