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幅員廣大,土地面積居全國第二,近年以觀光首都、幸福城市作為縣政發展願景。如何讓觀光永續,從扎根人文開始,地方教育就是起始點。今天,暨大水沙連人社中心、水沙連學院、大美國際文化創意事業、大鞍國小共同合作,邀請南投教育界第一線夥伴,共同討論「南投實驗教育行不行」的課題。
首場專題講座,邀請臺灣實驗教育的重量級學者:馮朝霖教授,馮教授開場說「教育無他,尋找感動,相信改變是可能的」,短短一句話道出「教育」的核心價值與意義。演講過程中細數臺灣教育改革\實驗教育的歷程,並借用尼采精神三變的論點,分析傳統教育學、批判教育學、另類教育學之間的演化與差異性。最後馮教授希望大家,可以把根紮深、把夢作大!讓我們一起從「相信教育應該不一樣」,逐步邁向「教育可以不一樣」,再進化到「教育真的不一樣」。
接著專題論壇,邀請南投縣教育處王淑玲副處長、長福國小黃彥超校長、大美國際文化創意事業的蔡佩玲教育總監,以及宜蘭實驗教育中心的林武聰主任,分別針對南投整體現況、亮點個案、他山之石進行分享。
下午時段先由劉育成校長訴說大鞍國小12年來蛻變的路,接著由亞新老師引導大家體驗大鞍國小的陶藝課程,讓學員們不僅知識交流,也能透過親身體驗、場域感受,瞭解學校現場變革的真實作法。過程中,大家一邊手作陶碗,另一邊也透過口語交換今天的學習心得、各校的作法,蠻有趣的。
在今天的論壇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在少子化的浪潮中,國中小學校的經營越來越競爭,其中偏鄉小校更是激烈。如何找到解方?發展另類教育是一種可能。但不管是走體制內還是體制外,行政的支援、教學團隊的共識凝聚、教學模式的創新、具備新觀念的師資培力模式,彼此相互關連且都是關鍵的項目。
身為南投唯一擁有教育(教育學院)、地方特色學院(水沙連學院)的國立大學:暨大。在面對南投教育未來式的此時,如何發揮專業、行動智庫的角色,扮演地方教育創生社群的支持平台,似乎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課題,也是一項責任。企望接續兩場活動,可以規劃出更具體的行動想像與策略….
讓我們一起用教育厚植地方創生的永續與韌性資本!!
#暨大#水沙連學院#水沙連人社中心#學習型城市計畫
#大美國際文化創意事業
#大鞍國小
#跨界合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