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達,教學創新已成為現教育界之趨勢,為提升高等教育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動機,大學教師須將教學專業發展視為重要目標,並持續追求教學方法與技巧的精進,使受教者從良好的教學方法中獲得最大的學習量。因此,為增進教師教學知能,本校於每學期皆規劃5-6場教學知能活動。
本學期因應疫情影響,在設計安排上著重於數位技能,如Evercam教材錄製數位工作坊、教學魔法師的百寶箱;且為加強各計畫、課程之鏈結與傳承分享,亦規劃社群經驗分享─籃城很有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與執行經驗分享等活動。以下簡述各活動辦理情形:
一、Evercam教材錄製工作坊(109年2月26日)
學期初因應疫情實施學生安心就學彈性修業措施,得以同步或非同步之遠距教學協助學生修讀課程,為協助教師製作數位教材,特邀請大塚資訊洪芳瀅講師指導Evercam軟體使用技巧,並藉由實際操作簡易製作影音教材,並藉由本次工作坊提升軟體使用率。
二、特色運動體驗營-壘球(109年5月6日)
為發展本校特色運動,每學期皆會規畫運動體驗營,如:船艇、射箭、壘球及高爾夫球,使教師能參與戶外活動並了解本校運動體保生之訓練情形。本校於壘球競賽表現出色,邀請體育組林佩君老師為大家示範傳球、打擊姿勢,介紹壘球規則,並分組競賽。
三、籃城很有事(109年5月13日)
本校教師專業社群參與教師比率逐年上升,為促成各社群的連結性,特辦理教師社群經驗分享,擴散社群能量,吸引更多教師參與。飛翔的視野-守候籃城社群於各社群中表現出色,著重於與社區連結及候鳥保育議題,本次特邀請社群召集人羅麗蓓老師帶領我們進入籃城社區,藉由實地走訪社區,了解社區發展歷史及社區營造,並於社群據點─籃城書房中介紹社群運作經驗,不僅讓參與老師認識社群性質,更加深社區在地印象。
四、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與執行經驗分享(109月5月20日)
於106年起,教育部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著重解決教育現場遇到的問題,透過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及運用教學媒體等教學方式之研究成果,促進學生學習。本次特邀請獲選為107年度亮點計畫之執行教師─汪淑珍副教授蒞校指導,以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經驗,分享課程創新、計畫構思、執行過程與結案之撰寫。
五、教學魔法師的百寶箱(109年5月21日)
要如何引起學生注意力,專心於課堂參與一直是老師們注重的議題。雲林科技大學楊晰勛老師長期著力於數位學習,此次與老師們分享如何運用網路上的免費工具,如kahoot、Quizizz等,與學生即時互動,現今網路資源豐富,活用一些實體工具或數位工具可以讓課堂充滿驚奇與歡笑。
六、十年磨一劍,談跨領域教學及苗圃計畫推動經驗(109年6月4日)
近年不僅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本校亦積極推動跨領域課程,強調與其他專業教師合作,設計跨領域課程,帶領學生吸收多元專業知識。此次特邀請教育部設計思考跨域人才培育計畫師資團隊─王明旭老師分享近十年在跨領域教育的學習與教學,如何從摸索、理解到熟練的經驗歷程與酸甜苦辣,同時也分享執行教育部苗圃計畫與相關跨領域教學計畫的個人執行經驗。
本學期在規劃及辦理活動雖受疫情影響,與以往不同也開放以遠距方式參與,非常感謝老師與助教們的參與。下學年度將配合教育部重要政策─「程式設計」作系列活動設計,以及加強各計畫連結及傳承,辦理相關工作坊,以擴散計畫能量。教發中心將會持續規劃符合老師所需之系列活動,以激盪並延續教學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