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囒換蕃所
木屐囒換蕃所進駐魚池戲劇節已第二年,受到策展人的高度重視,不但邀請暨大人社中心成為協辦單位,更企圖將木屐囒換蕃所意象擴大,把「交換元素」注入戲劇裡,同時加入減塑行動,讓環保議題昇級2.0。
從北藝大戲劇系畢業,青年返鄉的巫明如,懷抱著「將劇場種回家」的美好初衷,每年帶著一群學弟妹回鄉演戲給家鄉人看,不但為地方帶入平日缺乏接觸藝術的機會,也吸引了熱愛藝文而來到魚池的民眾;這群年輕人在籌備過程中,漸進認識這塊土地,將自己對地方的觀點融入表演中,創作與真實生活經驗互融,地方成舞台,觀眾在劇中。新奇的觀演經驗,帶給地方活力與刺激,讓人不由得期待,下一次又會有怎樣的驚喜?
暨大水沙連人社中心 專任助理 潘寶鳳
2020魚池戲劇節【魚池遮;戲佇遮】
魚池戲劇節源起於2018年草創的「魚戲池中央」,2019年改名為「魚池戲劇節」,2020繼續利用魚池公有零售市場作為活動基地,今年更加強了在地性的視覺連結,除了在入口處立起放大版的門牌立板,主牆面也懸掛了大幅「魚池戲劇節」的擬高速公路里程標誌,頗富觀光景點的趣味,引來許多魚粉前來打卡。
![]() 魚池戲劇節以二手衣走秀開場,超有氣勢 |
![]() 魚池戲劇節的兩大主視覺 |
木屐囒換蕃所-承載地方連結、活絡現場人氣
木屐囒換蕃所進駐魚池戲劇節已第二年,由於理念相近,受到策展人的高度重視,今年不但邀請暨大人社中心成為協辦單位,以二手衣走秀做為活動開場節目,更企圖將木屐囒換蕃所意象擴大,把「交換元素」注入戲劇裡,四場戲碼分別是古蹟燒《用故事交換一份古蹟燒》、夾腳拖劇團鄭鈺儒《用鹽換一生》、何日君再來工作室X野我劇團 《在魚樂魚池愉樂於此》、部落劇會所《獅子教練》。策展人巫明如表示,木屐囒換蕃所是魚池戲劇節之光,過去曾做了很多田調蒐集很多資料,卻不知魚池鄉還有木屐囒換蕃所這塊寶,經過兩年的合作,更加肯定木屐囒換蕃所-承載地方連結、活絡現場人氣的功能。
![]() 潘寶鳳向民眾說明木屐囒換蕃所的典故與交換方式 |
![]() 演員下戲後也來逛逛,為自己妝點行頭 |
具體化大埔里的地理空間與歷史脈絡
木屐囒換蕃所所在地的魚池鄉東光村,原被劃在埔里行政區域內,也就是埔里原來南北各有一官方交換所,北為蜈蚣崙換蕃所,南為木屐囒換蕃所。暨大人社中心埔博文史組於2019年6月5日開辦蜈蚣崙換蕃所後,受到不少關注與讚聲,吸引魚池戲劇節前來邀請合作,故而辦理木屐囒換蕃所,不但為魚池戲劇節增添亮點與地方性的連結,同時也具體化了自古以來大埔里的地理空間與歷史脈絡。
![]() 陳瓊華老師將二手衣變成實用的環保袋 |
![]() 木屐囒環保小尖兵接受南投地方台採訪 |
木屐囒換蕃所2.0昇級版-環保創新,倡議減塑
有感於去年留下的大量衣物,可能成為全球第二大污染源,加開推動舊衣製成環保袋的行動方案,減少垃圾又可取代塑膠袋,希望能增加廢物再利用之餘還能推動減塑的實際行動。
人社中心精心籌畫了二手衣走秀,還找來了縫製環保袋的老師駐點現場,希望可以近距離為民眾示範,原來環保也可以如此創新與時尚。
在換蕃所現場,常見到民眾換到喜愛的物品,也有人得知自己物品被換走時的喜悅,培養了許多環保小尖兵,在以回收品換取二手良品的行動中,培養了地球資源循環利用的觀念,也實踐了愛物惜物的實際舉動。
![]() 民眾換到喜愛的物品,讓地球資源永續利用 |
![]() 來自木屐囒(東光村)的民眾也來體驗祖先以物易物的傳統 |
移動式劇場與日常生活交織成的另類觀光
一邊移動、一邊觀演,過程中提供觀眾多種感官體驗方式參與,同時某種程度的融合了社區導覽,三個小時移動式的戲劇觀賞,對民眾來說是種新奇的體驗,也是另類的觀光振興。過程中會經過在地特色農產市集、靜態視覺展覽、劇場表演、樂團演出、社區舞蹈演出,最後帶到木屐囒換蕃所做為ending,如此移動式的觀演模式,除了串連各個表演景點或賣家,滿足外來客的觀光興致,以藝術為名的嘉年華盛會,讓地方民眾因此產生藝術的對話及感動。
![]() 移動式劇場最後帶至木屐囒換蕃所導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