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宛霓 圖 / 暨大創業育成中心提供
在108學年度教育部所舉辦的「U-start創新創業計畫」中,暨大有四組學生團隊獲得佳績,其中的「沐茶豆花齋」將傳統文化中的茶和豆花,這兩種看似毫無關聯的食物巧妙結合在一起,誕生了一種嶄新的「茶豆花」甜品。
團隊發起人廖同學希望能將在大眾普遍印象中都差不多的甜點豆花,打造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於是便選擇了代表著中國傳統的茶葉,這便是茶豆花的由來。也因為豆花和茶都是充滿著傳統底蘊的食物,所以沐茶豆花齋在CIS(企業識別)上也特別下了一番功夫,他們認為在這個看顏值的時代,即使是本身就極為優秀的產品,也要有吸睛的外表才能成功。因此,沐茶豆花齋從裝潢環境、菜單乃至包裝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CIS設計,以中國傳統素材搭配日式簡約的風格,達到一種禪意,其中無不訴說著品牌中渴望傳遞的傳統文化意象。
沐茶豆花齋更搭上了聯合國推廣的永續食物(Sustainable Food)概念,將食材的永續經營作為經營理念,把製造豆花後剩餘的豆渣加以回收利用。原本只是廢棄品的豆渣加上麵糊、新鮮蔬菜泥後,即可製作成保留豆製品香氣的養生豆渣煎餅並予以販售。沐茶豆花齋不只販賣創新的茶豆花,也賣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在賣環保。
最初廖同學會參與此次活動是由認識的邱學長,同時也是育成中心的輔導老師介紹並推薦的,在號招了團隊成員後,大家一起將想法和概念整合成計畫。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像是廖同學本身的家庭餐飲背景、又或是邱學長的協助牽線,以及擅長人資或是軟體的成員等,大家共同成就了沐茶豆花齋團隊。從最一開始只是抱持著有趣就去試試看的想法,到過程中屢屢獲得的驚喜,和最後滿滿的成就感,沐茶豆花齋可以說是青年創業及傳統文化創新的成功代表之一。
然而事情當然不會永遠都一帆風順,在研發茶豆花的過程中,團隊也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失敗,像是在嘗試將茶元素融入豆花中時,甚至曾出現過本來應該是固態的豆花竟然變成了液態的這類奇妙現象。廖同學也承認在製作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心累,但當然也能同樣地感受到趣味性,每一次的挫敗都伴隨著有趣的成分在其中,更因此能達到愈挫愈勇的境界。尤其是在團隊的合作之下,一次次的失敗後緊接著的就是一關又一關的挑戰和突破,而最後則終將迎向成功。在實際做到以前,他們也從沒想過這個以有趣為初衷的團隊究竟能走到什麼地步,但一步一腳印的努力後,才能展現出現在我們所看見的沐茶豆花齋。
而且團隊也並非一開始就對茶葉十分熟悉,廖同學也提到原來看似簡單的泡茶,竟然是一件那麼複雜的事情,就像創業一樣,乍看乍聽之下似乎很容易,唯有親身去體會時,才能慢慢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深層意涵。在深入去體會茶道後,了解了許多事情,像是在起初,端茶上來給客人,表示的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又或是沐茶豆花齋的投資企業創辦人高銀塗先生教導他們的靜、沉、穩以及「一期一會」的最高茶道精神境界。代表著人們一生的「一期」中,有著許多的「一會」,也就是只有一次的相會。在僅此一次的人生中,和特別的人,喝著獨一無二的一杯茶,這樣一生只有一次的緣,理當好好珍惜。從此以後,對於團隊來說茶葉變得不再只是拿水沖一沖這麼隨便的事情,而是承繼著傳統文化和沐茶豆花齋奮鬥心血的回憶。
沐茶豆花齋團隊第一次在2018年「唐寧茶調茶大賽」時展出其沐茶豆花產品時便順利獲得本次比賽冠軍。但他們並不以此為終點,更持續進行品牌經營、設計CIS。在未來他們也會繼續努力嘗試實體店營運,並繼續研究茶豆花使其能更符合市面上的要求,開發更加多元的豆花或茶飲,持續將沐茶豆花齋的茶豆花文化推廣於大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