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介紹🤟
近幾年地域型社群團體組織蓬勃發展,在專業分工的組織裡,「共學」式課程發展出不同議題,發生交集,共同形塑議題,進而回饋並豐富各自專業知識與各自領域的發展。但在組織內,不同專業領域如何進一步橫向連結,如何交織出符合當代社會對於生活生態博物館的深切期盼,如何採取一個更為主動積極的姿態,共同研究、系統探詢、研查區域所蘊藏的寶藏。本次講座以「從共學到共研」為題,希望能從龔卓軍老師過往的策展經驗中,從研究型策展的方法與反思,得到一些啟發與反思。
🤟講師資訊🤟
講師姓名:
龔卓軍GONG Jow-Jiun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藝術觀點》主編召集人
經歷: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專門領域:法國當代哲學、現象學、美學
策展經歷:
2019 妖氣都市:台灣當代文學與藝術特展,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召集人
2018 野根莖:2018台灣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客座策展人
2017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蕭壠文化園區,臺南,聯合策展
2014 「絕對不純粹」東亞論壇:報民/AABB-臺南/東京交流計畫,臺南絕對空間、臺南齁空間、東京M place,聯合策展
2014 RICVA+r:ead #3「東亞對話駐村計畫#3」,RICVA+r:ead #3,臺南
2014 「鬼魂的迴返: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鳳甲美術館,臺北,聯合策展
2013 「我們是否工作過量?(Are We Working Too Much?」,誠品畫廊,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