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薇,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現任主編。見域工作室的出現,由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的參加開始,一群人在新竹讀書的年輕人,心裡想著能為這個地方做點什麼,他們發現了問題—找不到認識新竹的媒介,不了解就很難去關心。八個人的小公司便因此出現,團隊主張「讓認識城市更有趣」,期待能夠以媒體角度切入,從街頭巷尾淬鍊出精彩故事。
講座中講者介紹,新竹的舊城區分東西南北四大陸,提到新竹,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大多是竹科,竹科的存在為台灣創造了經濟上的貢獻,但身在一個城市裡,資源無交互流通,也較少回饋地方,因此如何讓資金、知識、人力流通便是一項課題。對新竹人來說,到台北很方便,因此他們寧願到其他城市,新竹市有五所大學,年輕人很多,擁有無限潛力,但在外來人口幾乎佔一半的狀況下,造成關心問題的人卻很少。 見域工作室開始透過城市故事、在地產業的推廣讓大眾接觸在地事物,而故事後來也演變成導覽,另外,講者分享大學在交誼廳常見的景象,很多討論、思辨在這裡產生,因此她體悟到空間能夠創造連結,團隊的建立要有一個可以坐下來的地方,因此設立了空間提供講座、小型聚會辦理。每一次與合作對象的合作,都能夠擁有更多體驗、連結,並產生影響力,因此見域工作室也會針對不同客群作客製化服務,每一次活動過程不只是把想法告知參與者,而是能夠了解可以再協助在地的地方,也算另類的田野調查,團隊期待共創各自去做做不到的事。至於決定是否參加政府計畫,則是取決於能不能累積在地知識,讓居民覺得有趣。 大家最熟悉的貢丸湯雜誌,是團隊知識庫。一本一主題的設計,由主題延伸內容,像是新竹高中生、新竹風……,試著以500字內說故事,讓讀者更了解在地,讓在地人了解如何好好生活在這個城市裡,內容包含了系統性介紹的專題、路上觀察學,記錄著我們每天在路上錯過、不會注意到的事。團隊始終相信紀錄可以滾動出後續效益,許多人原先只是讀者,後來一起參與活動,為了知道那些看雜誌的人在哪,他們在想什麼,於是設立見域亭仔腳。除此之外,也利用商品承載地方故事,製作了各式文創商品;辦理以攝影、中藥為主題的小旅行;辦理社計營,讓設計包含在地故事,擁有更多靈魂。 見域工作室嘗試了各種可能性,相信團隊只要堅守核心思想,將會持續擴大後續影響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