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不斷搬家的童年讓黃世豐有了冒險的心,喜歡在不同的地方探索,認識不同的人和事。小學的時候,家裡做起了家庭即工廠,接了不同的物品做代工,從中除了感受到趣味,也養成了對於金錢的觀念。
在國中的一場撐桿跳中,意外傷到了右眼的視神經,令視覺上無法判斷距離,為了讓家人省下昂貴的手術費,選擇了隱瞞讓傷勢影響到日常生活。於是為了克服視覺上的障礙,黃世豐用打網球來練習、習慣距離感,而每次的練習都是最早到,最晚離開的那位。 到了高中,黃世豐對當時所讀的科系興趣不大,所以選擇走進職場,但主管卻對他說:「一無所有的你要怎麼在職場上活下呢?」於是他被勸導去追隨自己有興趣的科系繼續讀書。 畢業後馬上到了旅行社工作,因為喜歡探索、冒險的黃世豐以為在旅行社工作就可以到處探索,但事實並非他所期待的。後來進入到各個行銷企劃相關的職位,累積了各式各樣的經驗和技能,讓他可以透過所累積的經驗創造更多不同的機會。 最後落腳在了埔里,一方面是他對這個地方的愛,一方面是看到創造價值的機會,於是決定留下來將地方紙業結合觀光,把埔里的造紙業發散到每個角落。於是「紙農書院」就此誕生,期待能以埔里的農廢棄物結合紙元素創造獨一無二的作品,並且更貼近民眾對於這塊土地的記憶及認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