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講堂:臺灣蝴蝶的多樣性與保育
臺灣一直以來都有著蝴蝶王國的美名,但是論物種數卻比不過位處熱帶地區的泰國與菲律賓;論物種密度也比不過鄰近的新加坡與香港,那多元組成指的是甚麼呢?演講的開頭呂晟智老師就立刻拋出了一個問題給大家。
臺灣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形也呈現豐富多樣的面貌,因此蝴蝶類相的組成相當多元,因為屬於鄰近大陸的島嶼,故蝶種較多。中低海拔地區蝴蝶類相與中國華南地區類似,屬於大陸性起源;而部份中海拔地區的種類呈現台灣-中國華西以西的間斷式分佈;南北向、海洋性起源的蝶類交流,則使得我們與沖繩、菲律賓的物種較接近,原來,呂晟智老師口中的多元指的則是蝶相組成的多元。一張張照片看下來就能發現老師對於蝴蝶的熱愛有多深,每個畫面如數家珍,一踏入蝴蝶圈就是二十來年,那份對蝴蝶的愛著實令人敬佩。
擁有豐富的資源,但若不被珍惜保護最終仍會枯竭。臺灣的蝶類多樣卻有許多的種類早已滅絕或瀕臨絕種的危機,老師用威脅生物多樣性的河馬效應來跟大家講解,究竟為何這些蝴蝶會一步步踏上滅絕的困境。整個生態是環環相扣的一個大系統,系統中的任何一個小螺絲損壞或掉落都會影響整個循環機制,而人們為了追求自身利益,過度的擴張土地往往會影響到生物的生存,甚至過度的捕撈、隨意地引進,這些都使得整個生態的循環系統被破壞,該如何去拿捏這些尺度將是今後重要的課題,面對不同利益團體間的拉扯、現實與理想間的碰撞,期望最後能得出一個合適的方案。
透過老師一步步的講解,促發思考的機會,嘗試從不同的層面看到這個美麗優雅的物種,使大家對蝴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