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散步小旅行
這次通識中心與教發中心合作,帶著暨大的老師們走讀埔里。
恆吉宮媽祖廟於一百二十年前落成時,舉辦建成醮,之後每隔十二年,埔里便舉辦祈安建醮,每次建醮都需要非常長時間的籌備,是埔里一大宗教盛事,今年順應疫情減緩,更有平穩民心的意涵。
「雙女號」是暨大校友開的手工鹽滷豆花店,小店的前身是飼料行,現在還留著斗大字樣,而值建醮期間,全鎮必須吃素,鎮公所發行蔬食生活地圖,推廣使用小農食材的蔬食生活,雙女號也是其中一間。
曾被稱為電影街的西康街,現在只留有一座戲院遺址,就是阿里婆旁的「華國戲院」,戲院不只播放電影,也是歌仔戲的舞台,該戲院的特色是內有一等三角點,是日治時期畫埔里地圖的南基點,三角點周圍一坪是政府的公有地,加上子孫產權分散,雖然至今戲院仍是荒廢的狀態,但據說售票亭裡面的票券都還保留的好好的呢。
原址的永樂園旅舍這側整排建築,都還留有日治木造房的樣子,只可惜那年代的窗戶現在已不易購得,無法完全修復。走入對面的巷子,將通往「山里好巷」,與籃城書房是埔里唯二的獨立書店,這家書店主要販售與大自然相關的書籍,店長說她希望書店就是書店,想好好經營這個空間,並透過書籍去介紹自然的美,溫暖的店長也與我們分享對埔里自然的愛好,以及當地小農產業與餐廳的連結。
此次的活動,我們跟著導覽員的腳步,不僅走讀埔里,更走進埔里歷史的脈絡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