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1.17 【R立方】鱗翅目講堂:飛蛾軼事-從生活中認識蛾類
「蛾類是很美麗的存在,就在我們生活周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
蛾長怎樣?
蛾的幼蟲有3對胸足和2~5對原足,原足為方便攀附而生的部位。蛾的成蟲有1對觸角、2對翅膀、3對足,最大的特色是全身佈滿鱗片,包含觸角、眼睛的某些地方,看似毛的部位可能也只是細長的鱗片,分辨方式是鱗片具有易脫落的特性。
容易被誤會成蛾的昆蟲有浴廁常見的蛾蚋、廣翅蠟蟬、蛾蠟蟬。
如何分辨蛾與蝶呢?
過去分類系統將蛾與蝶分為兩個亞目,現今則將蝶分在蛾的亞目下。
觸角棍棒狀是蝶的普遍分辨法,但也不完全,其分類特徵是得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的。
蛾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食:雲南菜會吃幼蟲、危害埔里仁愛番茄產區的番茄潛旋蛾、高麗菜上的小咬痕可能來自抗藥性高的小菜蛾、龍眼荔枝蒂頭上的中華細蛾;
衣、住:蠶絲、會食用動物纖維的衣蛾;
育:小學藉由養蠶寶寶觀察昆蟲生活史;
宗教信仰:阿里山受鎮宮、民間信仰中往生者的化身;
藝術:翅膀拼畫、《怪獸魔斯拉》以天蠶蛾為原型、《沈默的羔羊》海報上的鬼臉天蛾、《Le Papillon》這部電影譯為蝴蝶,但實際上為鱗翅目的意思,片中對於蛾的知識都相當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