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首頁
logo-txt-v3logo1logo-txt-v3logo-txt-v3
  • 首頁
  • 最新消息
  • 計畫簡介
  • 成果專區
  • 檔案下載
  • 聯絡我們
  • USR專區

教師社群跨校共學活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X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Home
  • 成果專區
  • B.發展辦學特色 B-1 建構水沙連學院
  • 教師社群跨校共學活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X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走讀水沙連新生營隊
2020-09-16
【M-USR-D】桃米筍物共創工作坊
2020-09-15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大學實踐社會責任(USR)「鄰家好漁形塑計畫」跨校進行交流

主題:屏東縣產業、生態、文化體驗遊程

日期:2020.08.31-2020.09.01

所規劃之行銷屏東地方產業文化生態的體驗遊程,

並期望能商轉成為當地特色旅遊產品,並於主要旅遊平台上推廣行銷,

實現本計畫關懷漁村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為地方發揚文化產業特色及產業發展之具體回饋。

2020.08.31教師社群南部見學-Day 1

第一站 鄰家好漁計畫地方創生服務中心

此次由本校江副校長及孫副校長帶領人社中心、通識中心、各院USR計畫及高教深耕計畫團隊,

一起到熱情的南台灣見學參訪,

第一站來到高科大位於屏東縣林邊鄉的「鄰家好漁計畫地方創生服務中心」。

此一創生服務中心為高科大為執行教育部USR專案中的「鄰家好漁形塑計畫」,

而設立,主要由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所策畫之象徵優質的水產品牌,

計畫名稱「鄰家」取自「林邊」及「佳冬」兩地區的字首而命名,

目標是能永續推動、深耕兩地的地方創生,希望服務中心結合該計畫所設計的生態遊程,

並作為在地導覽、推廣銷售的據點。

創新服務中心

第二站 水利國小

於高科大施行食漁教育的水利國小進行兩校的團隊座談交流活動。

開頭由劉文宏所長及本校江副校長作為引言人,分別介紹高科大與本校的團隊人員,

接著由主責此次「鄰家好漁形塑計畫」的海管所李筱倩副教授與大家分享推動計畫的過程,

是結合水產食品科學系、水產養殖系、商務資訊應用系、工業設計系、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所、觀光管理系、基礎教育中心等七個系所。

計畫的執行策略包含:養殖產業創新提升國際化與關鍵技術科學管理標準化,

並開設「水產概論」及「水產加工」課程,結合校內課程、當地特產,協助在地居民以循環經濟研發創新產品,

再由師生組成跨域合作團隊,合力形塑與推廣漁鄉文化,引領青年認知食漁教育並規畫辦理觀光體驗遊程。

此一計畫連結學校教育資源與社區人力及環境資源,期望為在地扎根,促進地方水產經濟的成長。

在國際鏈結方面,高科大與日本高知大學進行跨校師生的學術交流,更簽訂MOU及MOA透過跨國合作建立產業與產業間的連結。

而暨南大學謝如珍老師也分享了暨大近年執行的USR計畫,緊密地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並與在地社區網絡密切連結。位於南投埔里的暨大對於USR推動的重點目標分為四大項,

分別為精品咖啡、鄉村民宿、農村餐飲以及農特產品,結合各級學校、政府部門、產業協會、農民組織等團體,

合作推動農村旅行及食安平台,實踐地方創生的理念。兩校不間斷的提問交流,讓此次的交流會更加的熱絡。

水利國小進行跨校經驗分享

 

第三站 大鵬灣矽口平台

來到大鵬灣矽口平台,由大鵬灣戲湖咖啡的教練帶領大家體驗獨木舟的樂趣,

雖然在活動一開始天公便不作美的下起了滂沱大雨,但共學夥伴的熱情沒被澆熄,

依然跟著教練的指引上了獨木舟,開始了雨中獨木舟之旅,過程中,兩位教練引導大家前進的方向,

也在定點為大家講解紅樹林的生態概況,在500公尺的水道體驗中,

沿途除了能近距離觀賞大鵬灣大橋的湖光景色外,還可見到五梨筊支柱根與海茄苳氣生根等水生植物蔓延在水道邊,

仔細找還能發現藏在泥地中的招潮蟹等生物,十分有趣。

 

 

2020.09.02教師社群南部見學-Day 2

第一站 崑哥漁場

在高科大團隊的陪同下,我們前往位於佳冬鄉的「崑哥漁場」。

崑哥漁場是由洪瑞崑大哥所經營、養殖的漁場,主要養殖午仔魚,

洪大哥向大家介紹「午仔魚是一種膽小、易受驚嚇的暖水性魚種,不只怕吵,且對於水質及溫度都有一定要求,

所以照顧起來很費工夫」在現場我們也體驗了手釣午仔魚以及午仔魚一夜干的製作。

洪大哥也提到養殖場不僅設有IE智慧節能系統、節能水車等科技化設備,更率先引進手機APP監控設備,

隨時隨地都能知道養殖場的狀況,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傳統漁業成功與科技結合的成果。

崑哥魚場

第二站 苦伕寮

這一站,我們來到林邊火車站附近的「苦伕寮公園」,園內放置著一輛糖廠舊式火車頭,

並隨處可見漂流木裝置藝術。我們一邊享用東港在地特色小吃肉粿,以及林邊佳冬地區湯飯(海鮮粥),

一邊聽著仁和村盧麗美村長的解說,瞭解了苦伕寮原本是日治時期建築鐵道的產物,日治時代的鐵道工務人員稱為「苦伕」,而「苦伕」二字則由此而來,

苦伕寮雖曾在日治時期興盛過,後來卻一度淪為垃圾場,於是仁和村義工隊與林邊文史工作室決定向鐵路局申請環境認養,

開始了苦伕寮的社區總體營造活動,經過一番努力,才讓現在的苦伕寮成為村內供人休閒、乘涼與聯繫情感的社區綠地。

苦伕寮特色之一-飯湯

第三站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

一開始導覽員先引導我們進到簡報室看政益食品的歷史簡報,

政益食品早期以為各大廠商代工為主,但在民國98年受到八八水災的影響損失慘重,

也在那次的事件中汲取經驗,開始了政益食品的轉型,後來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鮮饌道」。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是全台第一家以鱈魚香絲為主題的觀光工廠,館內展示了各類海洋魚類的加工歷史,

以及早期到現今製作鱈魚香絲的機具設備。最後我們也在體驗區體驗了鱈魚香絲的DIY製作,

在紙上抹上一層魚漿,經過烤箱烘烤後,香味撲鼻的鱈魚香絲就這樣完成了。

在此除了能認識各類魚種產品的加工過程,還能自己DIY,是個結合食漁教育與休閒的好去處。

政益食品工作人員為大家講解鱈魚香絲的製作食材挑選過程

Share
0

Related posts

~~粉紅天空~~
2021-02-20

~~粉紅天空~~


Read more
急急急~~~~變變變~~~~ 實驗室緊急應變大家知多少?
2021-02-20

急急急~~~~變變變~~~~ 實驗室緊急應變大家知多少?


Read more
嗡嗡嗡~~~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記”安全”
2021-02-20

嗡嗡嗡~~~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記”安全”


Read more

關於我們


logo-txt

為有效整合與強化教學與學習資源,提供教師與學生優質的教學與學習服務,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致力於提升教師教學增能與學生學習效能,提供教學服務,進行各類教學研究,並負責教學計畫之相關的行政事務。藉由教學發展中心之運作,達到整合本校教學資源,協助提升教師教學發展,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與促進學習效果,以提供全校師生最優質教學與學習環境。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首頁

計畫簡介

最新消息

成果專區

聯絡我們

暨大首頁

教學發展中心

Copyright © 2020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All Rights Reserved.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