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1月12日至1月28日
回饋方式:線上表單填寫
參與人員:社會參與式課程TA
主題:透過各位擔任TA的經驗,以及對於課程的觀察、紀錄與反思,給予社會參與式課程一些回饋。
本校通識中心推展社會參與式課程,提供TA學習回饋的管道,
了解擔任TA期間主要協助事項、困境與問題、教學模式、學習狀態與反思與建議。
【本學期擔任TA主要協助課程的事項】
1.協助確認學生出席情況、紀錄實地訪查及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觀察學生上課情形、改考卷及計算成績。
2.協助老師與同學、跟課、提醒同學上課事宜、報核銷。
3.協助登記同學出缺席與作業繳交狀況,擔任小老師的角色回答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在工作坊期間同時兼任小組長的身份帶領組員完成團隊作品創作與發表,協助老師在臉書社團公告重要活動事項。
4.寫日誌、放照片、設計報告。
訂定課鋼、協助同學課堂上的問題、校外參訪協助、學期評分。
【協助課程進行時,是否遇到什麼樣的困境?如何解決?或是尚未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1.學生學習觀察
-
-
-
-
-
-
-
- 主要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同學會需要去施打疫苗,而有同學請假現象,後來與老師討論後,決定再視情況決定要不要出點回家作業給同學,以確保同學即便沒來,也能在有空時藉由完成簡單作業,來補足自己未出席的課堂。
-
-
-
-
-
-
2.老師聯繫與溝通
-
-
-
-
-
-
-
- 海報的製作要符合老師的審美要求蠻具有挑戰性的,目前仍在努力當中,希望能產出讓老師滿意的作品。
-
-
-
-
-
-
【本學期教師的教學模式為何?以及所觀察的學生學習狀態為何?】
1.課堂教學模式
-
-
-
-
-
-
-
- 教師的教學模式屬理論與實作兼具,我觀察到的學生學習狀況皆相當良好,除了有少數同學因上課有時會安排在假日,所以較少出席課堂。
-
-
-
-
-
-
2.實作、互動式教學模式
-
-
-
-
-
-
-
- 觀念與實作結合,一如既往的可愛。我觀察的學生狀態就是大家會比較投入在實作的課程中,可能是會比較有參與感的關係。
- 以課堂講授為主,實地訪查為輔。 同學明顯的在實地訪查時更有活力。
- 讓同學多上臺、多討論、多實做及參訪 / 學生對於在校外場域的課程較有興趣
- 老師教學的要求較為嚴格,但同時也很關心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況,同學的反應也是因為老師的標準較高,所以再繳交作業時,會多留心思考這樣的照片值不值得繳交,更多的會主動反思自己,督促自己進步。
- 在每一堂課的下課前,老師都會留一些時間給同學們互相分享該堂課的收穫/學生的學習狀態較為被動,比較沒有太多對於課程上的熱情。
- 整理當天課堂中的學習與收穫,或是對課程內容有什麼疑問或建議,老師會耐心地幫大家解答。
-
-
-
-
-
-
【綜合本學期擔任TA的經驗,有沒有什麼反思與建議?】
1.課程執行
-
-
-
-
-
-
-
- 這學期學生對於討論進度比較不積極,老師有想辦法督促學生而最後學生的呈現結果不錯。我覺得老師帶討論的時間可以縮短一些,有時候老師告訴同學這次討論的內容,但在建議評論時會說要多做哪些東西,會令學生無所適從,這學期因疫情影響課程經常有大變動,會讓學生不知道接下來的課程安排改成哪個版本,但這也是沒辦法避免,雖然都有公告不過短時間改好幾次還是有些混亂。
-
-
-
-
-
-
2.教學設計
-
-
-
-
-
-
-
- 我自己以前只是學生時,超愛實地訪查,教室上課我就興趣缺缺,但當助教之後發現,雖然實地訪查時學生更有活力,或許代表著學生也跟我一樣更喜歡親身體驗的感覺而非教室上課,但事實上,教室上課其實也是為了保護學生們在外出訪查時能保護好自己,也才能更好的吸收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因此我覺得以目前學生普遍越來越有主見的情況下,教室教授理論為主,輔以實地訪查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
-
-
-
-
-
-
3.學生學習概況
-
-
-
-
-
-
-
- 老師會很注重修課同學在課程中的反思或狀態,所以作為助教就是要幫老師多多關心同學的狀況。
- 這學期加簽的學生有點太多,導致沒辦法讓每一位同學都有發揮的空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