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水沙連地域振興與地方創生研習學苑」的推動目標為,協助地方鄉市鎮公所行政人員與暨大師生提升「地方創生」專業知能,孕育地方人才。
本場次講座邀請到元泰竹藝的負責人林家宏,以竹山的「竹產業」為例,與大家分享在地傳統工藝的地方創生策略與方法。
- 【講座基本資訊】
- 講座名稱:在地傳統工藝的地方創生策略與方法
- 講者:林家宏/元泰竹藝負責人
- 講座日期及時間:110年4月22日(星期四)09:30~12:30
- 活動地點:埔里鎮立圖書館五樓
- 【講者簡介】
林家宏,元泰竹藝負責人。原為職業軍人,退伍後曾做過品牌設計師、外送員,後回到故鄉竹山,以「竹」進行創業,開發出台灣竹產業第一支「元氣竹牙刷」,希望能讓竹子重回大家的生活日常,為台灣已沒落的竹製產業,開闢新的道路。
- 【講座內容概要】
元泰竹藝的負責人林家宏,原為職業軍人退伍後創業,擔任自有品牌的設計師,其第一次創業路途並不順遂,曾有兩年的時間沒有收入,還兼職當過一年的外送員。後因母親的一通電話,他回到了他生長的小鎮–竹山。
竹山,曾為台灣竹產業發展的重鎮,全盛時期大約有三百多家的竹藝工廠,鎮上有七成以上的人口從事竹產業,元泰竹藝也為當時眾多竹工廠的其中之一。後隨塑膠製品盛行、竹藝沒落,鎮上的竹工廠開始一間、一間的消失。看著自家竹工廠裡年復一年運轉的機具,林家宏思索真的要關閉這養他20幾年竹工廠,讓它走進歷史嗎?
決定返鄉創業的林家宏認為,成功只有累積,沒有奇蹟。他從深蹲產業開始,慢慢開展他的返鄉創業之路,先是拜訪鎮上的其他竹工廠的老闆、師傅,深度了解地方竹產業的生態與製作竹製品的技藝,接續了解國內外各種竹製品製作的技法與市場趨勢,而後製作出台灣第一支竹製牙刷:牙刷主體使用在地三年以上的孟宗竹;刷毛使用馬毛。百分之百可生物分解,通過SGS檢驗認證,無毒、無塑,友善環境,為目前元泰竹藝持續在推出、販售的主力商品之一。2018年,其也善用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募資平台,以「元氣竹吸管|地表最弱的吸管」在募資平台flyingV進行提案,成功獲資金,推動竹吸管的製作與販售。日前元泰竹藝所生產的竹碗,也成功外銷,登上日本的銷售平台,廣受日本竹製品愛好者的喜愛。
回鄉以傳統產業創業的林家宏,在創業的漫漫長路上發現地方產業的創新,並不是靠設計、故事行銷就能達成的,是需全面性的了解原料、設計、生產、銷售與產業溝通,並進行全方面的思考,才能因應瞬息萬變的挑戰。
![]() 在地傳統工藝的地方創生策略與方法講座海報 |
![]() 講師林家宏分享返鄉創業的歷程 |
![]() 學員專注聆聽講座 |
![]() 學員提問與講師進行交流 |
![]() 水沙連人社中心協力治理組張力亞助理教授頒發感謝狀予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