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水沙連地方創生行政增能培力課程」專題講座(三)鄉鎮推動地方創生的備忘錄。本次講座再度邀請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主任「黃仁志」,與鄉鎮長分享「地方創生推動的實務工作與資源盤點」。
- 【講座基本資訊】
1.講者:黃仁志/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主任
2.講座日期及時間:109年12月2日(星期三) 14:00~16:00
3.活動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 1樓 小個案教室
- 【講者簡介】
黃仁志主任任職於「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自1995年成立後,經歷了農業資訊的收集分析與兩岸鄉村發展的經驗交流,2017年後開始探索台灣農村發展可能與機會,近兩年更加積極辦理「農村創生交流」與「農村再生轉型培力計畫」。
- 【講座內容概要】
黃仁志主任認為鄉鎮地方創生的備忘錄可就下列三點來進行規劃;
1.要有專責的團隊小組。
專責的團隊小組推動包含對於主題策劃、事務協調和行政推動三方面。
2.思考各主題的串聯綜效。
串聯主體需要連結起來達成效益,並能夠激發行動,甚至產生以小博大加乘效果。
3.建構支持行動的體系。
建構在地的支持體系需透過人力招募,並有社群的陪伴和資源共享。
在如何能夠讓人願意移居近來,改善人口結構的議題上,講者對於當前規劃程序不足夠之處作出解析,並提出如何爭取地方創生計畫資源和提案計劃,要如何與解決人口問題連結在一起做以下探討:
1.知道人口流失問題,如何分析人口問題?
2.召集大家開會,如何帶領大家討論?
3.知道要提案,該提什麼案才能創生?
4.請大家提計畫,該依據什麼提計畫?
5.知道公所要統籌整合,但不知如何進行?
行政體系需要確認由誰為地方作創生的整合與動態策略規劃,哪些計畫是可以為地方創生帶來效益,以及有什麼資源是可以支持地方創生事業。而地方發展與創生包含了:關鍵課題、人才培育、環境改善、文教醫福、科技應用與與內外交流六大項。
講師講述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後,更彙整目前國內國發會、內政部、教育部、經濟部、交通部、行政農業委員會可加速堆動地方創生計畫,與可申請的對象和資源目標,最後帶入目前南投縣內鄉鎮地方創生提案的類別,及四鄉鎮的區域創生可能性,講師分析四鄉鎮提出的計畫,並盤點四鄉鎮的創生資源作出下列建議:
1.遷居移住措施:需規劃鄉鎮的移住資訊、可得場所、互動場域、事件活動、地方身分與生活機能等。
2.事業活動開創與經營:開創經營包含了專業技術、商業諮詢、地方產業鏈、在地消費特質、財務融資、勞動力等。
3.地方創新促進平台:促進的平台為地方成果累積與轉譯、科技資源取得、社會交流、研發授權、物質供應、職人匠藝等。
4.軟體環境改善:軟體環境為生活機能、人才移居等。
5.硬體環境改善:硬體環境為公共設施、觀光設施等。
6.治理模式改善:重心工作為社群動能和公私合作。
座談討論中四位鄉鎮長說明在轄區內的推行狀況與願景,透過雙方交流和反覆討論的過程,座談課程激盪出鄉鎮長們的規畫願景,基層公務人員的心聲,地方業者的想法期待,以及青年與年輕人的思維等,大家共同勾勒出各個鄉鎮地方創生目標方向。
![]() 四鄉鎮長分享各鄉鎮地方創生辦理近況與交流 |
![]() |
![]() 講師與四鄉(鎮)長、校長、研發長、總務長合影 |
![]() 與會來賓與鄉鎮公所人員合影 |
![]() 校長致詞 |
![]() 來賓專注聆聽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