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學生、家長面對升學抉擇時,能在最短時間得到最正確的資訊,做最正確的選擇。邀請本校學生協助錄製「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影片,讓更多高中學生接收到本校學系特色及招生訊息。
IOH網站是透過線上真人影音經驗分享講座,並以每位講者個人學習與成長的人生故事,來介紹學校系所。

歷史系王良卿教授
為使高中學生與家長更加瞭解本校各系所之辦學理念與特色,特邀歷史學系王良卿教授分享個人學習與成長的人生故事經驗。
王良卿教授原本在大學讀的是新聞系,由於新聞系鼓勵學生修習不同領域的課程,他便在大三、大四到歷史系、中文系修課,察覺到自己對歷史系的課業迸發了更多的熱情,經常在課後邀請教授到學生餐廳用餐,暢聊學術、史學圈的相關話題,也就決定再攻讀歷史碩士及博士學位。
「在哈佛大學臺灣校友會的聚會上,有人問張忠謀先生,如果川普跟拜登今天進了大學,他們是大一的新鮮人,你能夠給他們什麼樣的選課建議?張忠謀先生回答說:『第一個,讀歷史!』」擅長蒐集資料的王良卿教授以張忠謀先生的小故事為例,台積電作為世界知名的晶圓代工公司,在近兩年來面對東亞地區地緣政治及國際財經的變動,必須充分理解國際情勢及地緣政治,才能為公司作出更合適的決策,而這恰好說明了張忠謀先生建議要多讀歷史的原因。
王良卿教授認為「學習歷史的正確態度,第一個需要用你的心去感知,接下來才能進一步的理解,然後是反芻與批判。」不論是感知、理解、反芻或批判,都沒有辦法透過「背誦」達成;而大學的歷史系注重歷史研究的態度與方法,對於發問、尋找史料、解讀史料、表述觀點的方法都非常講究。
付出行動力,也就是勇於嘗試、勇於探索、勇於從舒適圈中把自己丟出去;王良卿教授說,唯有展開行動,才能偵測到自己的志趣所在,而這裡頭向來沒有冤枉路,因此別因為害怕吃虧、害怕多走冤枉路,最終只成為陷在沙發裡那顆發了芽、隨後將被丟棄的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