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19:00-21:00
地 點:水沙連雜誌社(南盛街30號)
參與人數:社群成員共 5 人、非社群成員共 5 人
活動目的:為籌備水沙連雜誌社的復刊,邀請過去曾為雜誌社付出貢獻良多的前輩先進,以及當代關心埔里生活環境的年輕朋友,一起交換彼此對水沙連雜誌社經營和埔里社會議題動態的心得,凝聚夥伴共識,齊力復刊水沙連雜誌社,再現埔里藝文風氣和精神。
活動議程:
19:00 康翠敏社長:社務報告
19:30 美編-春季刊的編務檢討
20:00 總編報告:夏季刊主題討論
20:30 介紹新加入成員
20:45 人社報告:近期與暨大的合作方案
20:55 臨時動議/散會
活動概況:
本場聚會討論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由現任社長康翠敏說明社務營運現況和春季刊電子報上網後的熱烈迴響,然後請美編報告春季刊的編務檢討,包括單篇文章長度、圖片規格與圖說等等,才不致令日後紙本刊物過度膨脹,難以收拾;接續第二部分由總編針對下一期夏季刊的編採方向進行討論,包括收集近期在大埔里地區的各類型活動,發現七月底在魚池有一場魚池戲劇節,今年已經第五屆了,可當作夏季刊封面故事,因此就以魚池為地緣主題勾勒相關藝文、貨殖和人物採編的內容規劃。接著,由於有兩位新手加入陣容,特別介紹讓編輯群夥伴認識一下,再來請人社中心的瑞源老師報告近期與暨大的合作方案,有幾項皆處於討論階段,有課程相關、也有計畫相關,有助於讓水沙連雜誌的影響力,擴散於各級學校,同時凝聚城鎮住民的共同願景。
活動成效:
本次水沙連雜誌小聚場的聚會,是例行性社務會議,剛好屆逢49期春季報電子刊上網,因此,活動成效有以下效果:
1.瞭解春季號電子刊的反應:透過社長所接受到的讀者反應,比較知道讀者們對復刊首次電子報的情況,多數年輕人表示非常喜歡,但也有比較年長者表示,他們的閱讀習慣偏向紙本書刊,電子媒體的文章通常是瀏覽一下就過去了,不會細看。這也是初期編務討論中,採取春秋兩季的主題偏向年長口味,夏冬兩季偏向年輕口味,看起來不僅是口味問題,連帶閱讀媒介也會跟著受影響。
2.春季號的編務檢討:美編提出春季號的文章普遍都過長了,可能是大家第一次寫,心情很興奮,就越寫越多的緣故。美編建議寫手們還是要遵守寫稿規範,譬如單篇文稿的長度、圖片解析度等等,才好讓美編能妥善處理,同時為日後的合刊本留下可編輯的空間。
3.擴大編輯群陣容:本月有新加入成員,一位是暨大公行系在學生、一位是暨大觀餐系畢業生,兩位都對在地採編有興趣。他們的加入對雜誌社帶來新希望,同時亦能分擔社務工作。因此,如何擴大編輯群陣容,再透過彼此分工協力以穩定社務發展,會是初期的重要方向。
4.與暨大的連結:人社中心的瑞源老師報告與暨大的近期合作,一部份是有些地方實踐類課程能夠成為後續採訪主題,另一部分是雜誌社能夠讓相關科系或課程的學生加入實習行列,學習地方報導的採編實務,這也是水沙連雜誌社能予回饋學校的方式之一,未來當更加強化雙方的合作連結。
活動剪影
![]() |
![]() |
康翠敏社長報告社務現況 | 美編說明春季號的編務情況 |
![]() |
|
兩位新加入的年輕夥伴成員,讓水沙連雜誌社更加富有活力朝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