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從華萊士談起—臺灣蝴蝶研究者與他們的發表
講師:黃行七
日期:2021/11/22
時間:19:00-21:00
地點:木生昆蟲館
人數:134
第一個來台灣採集蝴蝶的人,他是斯文豪,又稱史溫侯,各位一定聽過達爾文,斯文豪也是貢獻良多,只是演化的榮耀就歸給達爾文,華萊士線太重要了,後來也有許多學者跟進,後續學者賀西里所畫的線又稱為新華萊士線。
台灣位於過渡帶,物種十分豐富,有許多特有種蝴蝶,美麗的有紅有綠,自從1866年,第一篇研究台灣鱗翅目的文章就來自華萊士之手,而原生日本昆蟲圖鑑是日治時代出版的,裡面紀錄亞熱帶的美麗蝴蝶,山中正夫花費大量時間訪問了台灣各博物館與私人收藏,整理出蝴蝶分布與出現季節,是研究台灣蝴蝶十分重要的依據,漢斯命名了110餘種蝴蝶,在1898至1922就發表了100種,在日本與歐洲各國競爭的年代,漢斯對蝴蝶的貢獻不遺餘力,也經常出現重覆發表的狀況,不過當然是愈先發表的才會被認可。
松村松年是日本的昆蟲學之父,出版了昆蟲圖解、昆蟲學圖鑑、日本千蟲圖解,也發現了兩類種小名為埔里的蝴蝶,不過現今也因為環境改變與開發,只能到埔里的高海拔地區才能見到牠,研究台灣動物史,楚南仁博與江崎梯三都是不可錯過的重要日本學者,村山修ㄧ的霧社弧弄蝶於1943年發表以來,僅有三筆標本紀錄,近年來依然找不到,1976才發表台灣富弄蝶,以日人研究和發表時程,其實也算頗晚了。
陳維壽老師的《追蝴蝶的人》,對蝴蝶真心疼惜的感情和七十年光陰的蝴蝶夢,是每位喜愛蝴蝶的人,都會看的經典。深受《我的蝴蝶夢》啓發,講者黃行七老師也就一直熱愛蝴蝶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