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住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族專班」的設立主要是希望能「培養原住民青年帶著知識與技術返回部落,實際投入部落事務發展」,期待學生能以實質行動來協助部落。 本團隊帶著「原住民青年返回部落服務族人的使命」,所以主動與望鄉部落連繫,希望能對部落有實際的付出及貢獻。
「暨憶望遠鏡」團隊成員在與望鄉部落的教會長老、執事及主日學校長討論瞭解需求後,這次將以「原住民多元文化融合」為主軸進行設計,孩子的課業輔導及長輩樂齡活動為輔。
Ina hai一起認識布農文化
在暑期文化營活動裡面,我們和小朋友們跟著長老學習布農族家族姓氏文化,包含國民政府給我們的姓氏,對布農家族成員的性氏造成一大混亂,長老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根並且去尋找,有機會一定要去自己的祖居地看看,激勵原住民新一代的青年們探索文化的根源,延續我們珍貴的原住民文化。在活動中團隊也和小朋友一起學習賽德克族、泰雅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傳統歌謠準備部落音樂會,還做了「我眼中的望鄉繪本」—小孩版。也學習製作布農傳統竹槍、阿美毛球等手工藝品增進部落兒童對其他族群傳統文化的認識、追尋及促進族群融合。暑期文化營的尾聲團隊舉辦部落運動會,和小朋友們一起餐與闖關活東並與村民互動增進族人情感。
望鄉與我 好好慢老
兩天的時間在望鄉文化健康站陪伴長者,剛開始都有點生疏不知道怎麼跟長輩相處,但是隨著遊戲的帶動很快就跟長者們活絡了起來,記得那時年齡邁入90歲的三姐妹阿嬤站起來分享在她們童年時期的歌謠和舞蹈,每次回想這一幕心裡就非常的開心感動。團隊成員帶著長者們一起唱不同族群的傳統歌謠,一起動手做作品還跟老人家們比賽打槌球,比賽前聽說他們出去比賽還得了第一名,他們真的很厲害呢!
在文健站的第一天下午,團隊拜訪四位長者進行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談到新一代對於布農族語的不認識,語言文化漸漸消失,鼓勵我們學習族語傳承給下一代。最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去拜訪tina niun,我們聊起布農傳統服飾,她展示了許多她親手做的族服,示範頭巾怎麼戴、告訴我們以前是哪些人在戴,在結束家訪準備離開時,tina niun 送了惠雅老師(帶隊老師)一整套的布農傳統服飾並且親手為她穿上,看到這一幕,大家眼角都濕了,感受無法用言語形容。
不報復,不亂發脾氣,不把事情搞砸
在兒童課輔的活動中安排了生命教育、我眼中的望鄉–紀錄片、手工藝品製作、部落清掃、課業輔導和衛教宣導。因應疫情也教導小朋友如何洗手並且宣導勤洗手,病毒遠離我。生命教育主題為「忍耐」能讓小朋友瞭解何謂「忍耐」與忍耐的重要性,知道自己遇事如何尋求適合的問題解決方式,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應有的態度。上完生命教育的課程後,有看到孩子的轉變,在後面的活動中不急不噪有信心和勇氣突破困難,朝著目標,堅持到底。
Miqumisang Kalibuan
很快地來到了在望鄉的最後一個夜晚,我們舉辦了部落音樂會邀請族人們一起共襄盛舉,在音樂會開始前,很驚喜的接到通知,文健站老人家們主動準備了表演,還是自己偷偷練習的,音樂會報到時,看到老人家們穿著布農傳統服飾陸陸續續來報到的時候快哭了,等到阿公阿嬤的表演後,眼淚就潰堤了,畫面珍貴又美好,一輩子都不可能忘。
音樂會的尾聲團隊為族人們獻唱一一跟小朋友道別,每個人都哭得唏哩嘩啦,捨不得我們離開,我們也是。
在出隊的九天,時間看似很慢其實很快,短短的幾天遇見了好多人事物,接收了很多愛,我們藉著活動陪伴了小朋友和長者們,卻更像被陪伴成長,我們很快樂,謝謝望鄉給暨憶望遠鏡的每一個驚喜和感動,我們會把祝福放在心裡,感謝遇見的每一個你,期待下次相聚,願你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