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6月21日至6月30日
回饋方式:線上表單填寫
參與人員:社會參與式課程TA
主題:透過各位擔任TA的經驗,以及對於課程的觀察、紀錄與反思,給予社會參與式課程一些回饋。
本校通識中心推展社會參與式課程,提供TA學習回饋的管道,
了解擔任TA期間主要協助事項、困境與問題、教學模式、學習狀態與反思與建議,
以及針對本學期因應疫情採取遠距課程所調整的上課方式。
【本學期擔任TA主要協助課程的事項】
1.每堂課程上課前需要前置作業準備、與老師討論課堂設計、印課堂講義、借教室 、
協助搬運教學器材、辦理學生請假事項、傳達課程注意事項、和外聘講師聯絡,
如果有校外參訪就需協助聯絡同學與參訪單位。
2.課程進行時需先確認學生出缺席狀況(課程點名),課程紀錄與拍照、
協助老師教學與課堂進行,遠距教學期間協助遠距線上課程討論、開設google meet網址。
3.課後需開設Moodle上各個資訊、課程學習資源上傳、協助回應同學課堂疑問、
協助引導同學討論報告、統計功課繳交狀況、課堂作業繳交提醒。
4.協助公告課程即時訊息、作業說明、帶領同學進行設計與操作方案。
【協助課程進行時,是否遇到什麼樣的困境?如何解決?或是尚未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1.學生學習觀察
-
-
-
-
-
-
-
- 對於老師不同課程的課程需求,需協助老師提醒學生繳交作業等注意事項。
- 學生跟不上老師進度,盡量用同學較能理解的方式協助學習,例如:圖像解說。
- 部分課程規劃假日至合作場域進行實作,部分同學可能因比賽或打工所以請假未出席,
對於整學期課程的學習可能會不完整。會協助請假同學來上課的時候補充講解上課教的內容或參訪、校外教學的學習重點。
-
-
-
-
-
-
2.疫情影響與調整
-
-
-
-
-
-
-
- 原先課程的設計與計畫多為進入場域,因應疫情所以改為線上。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媒介多以通訊軟體為主,
面對學生未給予回覆或者主動討論的時候,主動了解與詢問學生的學習概況,
適時提供協助,並鼓勵學生試著主動將自己的疑問清楚提出,與老師做釐清。 - 協助老師使用遠距教學的設備操作,並確認學生運用線上工具學習的概況。
- 原先課程的設計與計畫多為進入場域,因應疫情所以改為線上。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媒介多以通訊軟體為主,
-
-
-
-
-
-
【本學期教師的教學模式為何?以及所觀察的學生學習狀態為何?】
1.課堂教學模式
-
-
-
-
-
-
-
- 採取課堂教學的方式學生較容易分心,建議老師可以多一些帶領討論的規劃。
- 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調整,且不影響教學品質以及同學的學習進度。
- 安排業師協助教學,建議課程開始前可先給予足夠時間做討論,讓學生可以先理解。
- 有少數同學學習狀態較為被動,部分同學的缺席率較高,此部分已有嘗試多與學生溝通。
-
-
-
-
-
-
2.實作、互動式教學模式
-
-
-
-
-
-
-
- 老師採取實際操作讓同學學習,也提供相關文獻資料來和同學講解,
學生們的態度都很積極,與老師的護互動較良好。 - 許多老師進行課程時會先教導一些理論、基本技巧和概念,
再透過不斷的實務讓學生親自體會,也給學生更多空間去發揮創意。 - 參訪活動校內和校外都有去,課程結束後也會請同學撰寫學習心得,
整理當天課堂中的學習與收穫,或是對課程內容有什麼疑問或建議,老師會耐心地幫大家解答。 - 課程實作採取分組的方式進行,學生組成因來自不同科系不同背景,也能彼此互相學習。
- 教學與學習有主題性讓同學選擇,內容偏開放式的實作,讓同學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某些同學對於實作沒有方向,也許思考面向不一樣,但協助引導學習,
讓學生主動表達、尋求協助以及釐清問題。 - 課程前半段會教授相關重要理論和學科知識,並請TA輔導各組同學完成計畫書、
後半段課程則是實際進入場域,執行各組所設計的方案或團體,疫情關係導致社區場域暫時無法進入,
故課程改以線上討論的方式來完成期末報告,老師講解一段落都會主動提問,師生互動佳。
- 老師採取實際操作讓同學學習,也提供相關文獻資料來和同學講解,
-
-
-
-
-
-
【本學期受疫情影響,因應遠距教學課程調整的上課方式為何?】
-
-
-
-
-
-
-
- 許多社會參與式課程因應遠距教學課程調整的上課方式
為採用BBB或google meet進行遠距教學,
進行線上授課、討論和進行期末報告,
因為疫情關係課程只能在線上以講述、討論、設計計畫與方案為主,
不能進行實際進場域去執行。 - 線上課程都會開視訊,比較多討論的部分,減少同學分心,
也會結合更多線上的資源和學生互動,以及帶入一些線上跟課程相關的小遊戲。
- 許多社會參與式課程因應遠距教學課程調整的上課方式
-
-
-
-
-
-
【綜合本學期擔任TA的經驗,有沒有什麼反思與建議?】
1.課程執行
-
-
-
-
-
-
-
- 學生可能會比較主動找TA詢問與討論,建議老師可以在學期初,
公布一個學期進度安排表,使學生了解整個學期的大概安排,讓學生比較能進入狀況。 - 第一次擔任TA可以在學期中多和老師討論讓學生們更有興趣的上課方式,
並且試著學習如何引導學習與陪伴修課同學。以及可以更精進能力,感覺給學生建議時,稍顯不足。
- 學生可能會比較主動找TA詢問與討論,建議老師可以在學期初,
-
-
-
-
-
-
2.教學設計
-
-
-
-
-
-
-
- 會再多思考在遠距線上課程除了報告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操作。
- 如若有與課程主題相關的方案發想的設計課,相信會很有趣,
能促進同學反思與了解現階段遇到的環境問題與解方,
最後讓同學實際執行一個月後,回到課堂中分享這一個月來的改變與心得。
-
-
-
-
-
-
3.學生學習概況
-
-
-
-
-
-
-
- 遇到疫情改以線上教學方式進行,雖然沒辦法面對面教學,但大家的學習狀態還是很好。
- 這學期因疫情影響課程,導致課程與原規劃的安排有變動,
雖然有以多種方式公告,不過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些資訊混亂的現象。 - 遠距教學難有實體的互動感受,針對需要實作的課程是很大的挑戰。
- 有時候老師跟學生間的認知有些落差,只能盡量鼓勵同學主動去釐清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