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文字連繫起來的
講者:平路老師
活動日期及時間:110年3月18日(星期四)10:00-12:30
活動地點: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講者簡介】
本名路平。當代最卓越的作家之一,無論創作的技巧、文字的錘鍊、形式的多元、題材的縱深,都深具出入時空、開疆拓土的成就。
出生於臺灣高雄,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曾從事數理統計專業多年,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並曾在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任教。
為吳三連獎文學獎得主。散文《袒露的心》以抽絲剝繭筆法,創作出家族書寫的高度,在2018年獲得第42屆金鼎獎。最新作品《間隙》,2020年11月出版,為最誠摯的生命書寫,目前已連續多刷。
重要著作包括:
長篇小說《黑水》、《行道天涯》、《婆娑之島》、《東方之東》、《何日君再來》、《椿哥》;
短篇小說集《蒙妮卡日記》、《百齡箋》、《凝脂溫泉》、《五印封緘》、《玉米田之死》、《禁書啟示錄》等;
散文集《間隙》、《袒露的心》、《浪漫不浪漫》、《讀心之書》、《我凝視》、《巫婆の七味湯》、《香港已成往事》等;
長篇小說《行道天涯》、《何日君再來》、《黑水》,以及短篇小說集已譯成英、法、日、韓、俄、捷克等多種外文版本。
【講座內容大要】
平路老師喜愛創作,多本著作不僅獲得了國家級的肯定,亦有翻譯為多國語言的版本發行海外。對平路老師來說,文字的魔力在於拉起一條細密而堅韌的絲線,緊緊地聯繫起外界與內心,這使我們更能夠理解到人與世界之間的複雜關係。
沒有深入理解事件,便永遠困於單一的觀點。這對小說而言是最重要的理念──深入事件的中心,而非只站在觀點的高處。平路老師曾針對八里咖啡廳命案,採取爬梳及理解其中事件腳色的角度,創作出《黑水》一書。在小說裡的人物不盡如新聞報導的片面形象,而以更多不同面向的角度去觀察並描述他們。這便是平路老師所秉持的小說精神:事情永遠不只有表面所觀察到的單純,如果願意更深入地去理解,更能發現出不一樣的意義。
而寫作最大的收益是什麼?平路老師認為,寫作最大的好處是安頓自己的內心。從我們的過去來到現在,從童年時充滿好奇且懷疑的目光,到現今逐漸硬化的視野,文字的力量能夠重新整理並述說新與舊的自己,幫助我們的內心在不可逆轉的前進過程中踏穩腳步。從文字中聯繫起來的,有沉重複雜的世界,也有逐漸沉澱安定下來的心。
- 同學踴躍出席講座
- 陳正芳老師針對小說的創作與平路老師對談
- 講座後簽書會
- 陶玉璞老師代表中文系致贈感謝狀及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