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環境教育生態課程
講者:馮郁筑老師
活動日期及時間:109年3月16、18、24日
活動地點:暨大
由本校高教深耕計畫主辦,暨情好讀.青春悅寫──全校型中文閱讀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及科技學院USR計畫辦公室共同執行的「日池生態觀察體驗活動」分別在3月16日、18日與24日分三場次舉行。
活動在科技學院USR計畫環境教育人員馮郁筑助理,協同環安衛中心約用技術員呂唐欣、中文系張雅婷兼任講師、徐秀菁專案助理教授的引領下,透過優質的戶外解說教案設計,帶領來自人院、管院及科院修習大一國文課程的八十名學生,以五感體驗感受日池生態之美。學員在講師的引領下,走訪本校因再生水循環利用而建造的日池,並探訪108年師生共同手植的蝴蝶棲地。
隱身在暨大校園的日池,以水循環再生利用與友善環境的棲地營造為出發點,除了設置水質監測儀及太陽能發電設施之外,更將引用本校生活污水經二級處理後而得的中水,用以灌澆周邊之植生,營造適合蝴蝶生態棲息地。在「走入綠色大學」的號召下,小而美的暨大日池,藉由約莫一個小時的生態探索觀察活動,在解說員的帶領下,學員運用五感體驗學習,覺察身旁的環境樣態,感受暨大豐富的自然生態之美,在愉快的學習體驗中,讓學員能關注到該如何落實水環境保護、維護蝴蝶生態,進而關注環境變遷對生物的影響。
活動過後,學員對活動的體驗與帶給自身感受都給予極高的正向回饋。來自人文學院的沈同學提到:「第一次這樣探索校園,平常也沒有機會像這樣接觸大自然,今天導覽讓我收穫滿滿。」更有同學表示:「開學時,曾仔細研究過校園地圖,今天終於親眼見到日池的真面目,每天都行色匆匆、肩負壓力的走過的上學路,原來有這麼多我沒發現的小美好,經過講師親自的講解也才知道小小暨南藏著大大的寶藏,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希望之後還能參與類似的活動,繼續探訪暨南不為人知的其他秘境。」管理學院的戴同學更提到: 「原先只覺得這裡是種植許多花草的地方,沒想到是專門為蝴蝶營造的棲息地,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今天總算是真正體悟到這句話的涵義了。」
管理學院曾同學:「這是一堂很特別的國文課,第一次走出教室、踏入校園。聽著解說員詳盡的介紹、學習著初次聽聞的知識、走在初次見面的日池畔,所見所聞都是那樣新鮮,彷彿走進了未知的秘境,度過一段有趣而充實的時光。」科技學院的王同學:「很棒的環境,成為許多物種的棲地,是環境保護的例子。」
相信藉由這三場生態體驗課程,參與學生對於蝴蝶生態保育與水資源維護的重要性定能深植入心,讓身處蝴蝶王國美譽的埔里莘莘學子,能體認到蝴蝶棲地營造和保育的重要性,瞭解本校榮獲綠色大學肯定背後所做的努力,並願投身其中共同思考與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之行動。
- 馮郁筑老師帶領學生在翼軸決明食草尋找蝴蝶寶寶的身影
- 同學們興奮地捕獲了校園寶可夢--銀紋淡黃蝶的幼蟲
- 上課師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