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110年10月27日(三)
活動地點|暨大原保地(圖書館正後方)
活動內容|耕種農作物
參與人員|原民中心邱韻芳主任、專任助理柯萱萱、專任助理伊比南卡芙蘭以及本校學生14人
活動主旨:
延續歷屆學長姐在原保地活動經驗,再次種下一顆種子在彼此心中,原住民保留地是戶外教育活動場所,因而開始籌備⌈耕吧工作坊⌋計畫,希望本活動能使師生到暨大原保地體驗一往不同的學習環境與經驗,而這也是原保地團隊最初的願景,更期望激發學生對土地的連結與認識。
![]() |
![]() |
![]() |
![]() |
藉由團康遊戲互相認識彼此及互相分享自己最喜歡的一道蔬菜料理,期待成果發表各小組的美味料理。 | 明明是團康怎麼像很難,因為我只負責吃,忘了蔬菜名稱了。 | 上工囉~ 透過高中科系(農業經營科)下田經驗,分享較不費力的翻土方式及做畦技巧。 |
|
![]() |
![]() |
||
翻土看似簡單輕鬆,一旦時間久了,做起來卻是不一般的辛苦與體會。 | 經驗分享 彼此分享自己本身耕種農作物的相關經驗,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學生他來自蘭嶼廊島村,他分享了家中長輩種植水芋的經驗會掛月光螺,掛上月光螺希望作物能夠有好的收穫,看到大家對月光螺好奇的表情及疑問讓我深刻記下這是好的開始並具有文化意義與價值。 |
蔬菜種類:
(1)蔬菜種類:蔥、白菜、鹿角萵苣、紫葉萵苣、紅九層塔、山蘇、日本香菜。 (2)香料類:檸檬香蜂操草、薄荷、芳香萬壽菊、貓薄荷、日本香菜、甜菊。 |
||
![]() |
![]() |
![]() |
文化祭儀等,不僅於在教室裡課本中學習,而需要透過身體力行實踐出來。
暨大原保地把種田知識文化帶入生活,把學生帶回土地,彎腰學習,用雙手開墾這片土地,讓耕吧工作坊的活動方式讓師生親近這片土地及環境場域,也讓非原民生族群,了解與認識轉為交流學習,讓更多族群在此對話。
#從土地長出文化與知識 #不分彼此 #不獨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