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於抽獎結果一定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不如在明天(12/22)抽獎之前看看答案,讓自己有個心理準備,才好面對結果😂😂😂
🎁活動一:暗藏玄「機」(答對含7題以上即有抽獎資格!)
Q1:圖書館正前方看板Slogan是什麼(8個字)?
A1:高教深耕 地方創生🌱
Q2:高教深耕計畫LOGO圖,總共有哪幾種顏色?
A2:🌈粉紅色、深藍色、黃色、綠色、淺藍色、橘色,共六種顏色🌈
(靛色、天藍色、湖水綠、藍綠色、蒂芬妮綠、Tiffany綠等我們都算對喔☺)
Q3:形象牆上面總共列了5個分項計畫,為哪5項?
A3:計畫A.強化教學創新、計畫B.發展辦學特色、計畫C.提升高教公共性、計畫D.善盡社會責任、計畫E.永續體制運營(這邊不能有錯字喔✌)
Q4:在影片的00:00:26分,高教深耕計畫–附冊USR目的宗旨為何?
A4: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
Q5:在影片的00:01:35分,本校參與世界綠色大學評比連續四年蟬聯國內國立綜合大學第___名
A5:🎊第一名🎊
Q6:影片中共出現4種動物(含昆蟲),請舉出2種
A6:羊🐐、熊🐻、狗🐶、蝴蝶🦋、人🙋(經小組討論後,亦將人列為答案)
Q7:影片中出現哪些成果?(不限標題或內文,請舉出2項)
A7:答案五花八門,只要有用心寫我們都會斟酌算對喔!🥰
Q8:高教深耕計畫成果展區在圖書館幾樓
A8:二樓喔!🙆♀️
Q9:影片00:2:00出現的場景在哪裡?猜猜有什麼功能?
A9:(1)圖書館一樓大廳 (2)這題大家都很有創意呢!😆😆😆
(只要有寫對地點,寫出功用,我們都會算對唷~)
Q10:本計畫「指導單位」是?
A10:✨教育部✨
🎁活動二:刻在你心底的深耕(大家都有乖乖蓋章,可是答案要全對才行喔!😎)
分項計畫 | 問題 | 答案 |
A-1 | 提出全校性課程精進建議,包含「適度調降必修學分數,_____」等方案 | 增加自由選修學分數 |
A-1 | 鼓勵系所教師參與實務性課程業界專家協同教學,強化_______ | 課程與產業連結 |
A-1 | 課程外審除自我檢視課程架構與品質,並藉由____來給予系所未來課程發展建議 | 外審意見 |
A-1 | 針對「PBL創新教學課程」、「數位學習課程」、「_____」及「社參式課程」 | R立方課程 |
A-1 | 強化專業,落實_____之教學模式 | 學以致用 |
A-1 | 設計多元化專業膜組織主修與副修學程,鼓勵____適性發展 | 跨域學習 |
A-2 | 新增專屬修課同學參與之「水煙沙連文學獎」____ | 圖文類 |
A-2 | 107學年度全校前、後測成績平均提升___分 | 1.96 |
A-2 | 除了降低大一國文班級人數,針對_____進行分流,發展各院不同教學及書寫特色 | 不同學院學生 |
A-2 | 修訂並更新大一國文教材《_____》,提供教師做基本修辭訓練 | 暨情‧享讀 |
A-3 | 開設零基礎設計入門、______等通識課程,規劃趣味應用及實務專題兩種導向 | 程式設計入門體驗 |
A-3 | 結合程式設計與人文、教育及管理等____,合開相關應用課程 | 專業領域 |
A-3 | 透過程式與教育服務的通識課程,利用「___」引導學生跨域合作投入偏鄉國小程式教學 | 教中學 |
A-4 | 鼓勵院系開設創新課程,辦理PBL______計畫,並補助各院建置創新教學空間 | 創新教學課程 |
A-4 | 本校定期補助教師製作數位教材及課程,並獎勵教師應用____於課程 | MOOCs |
A-4 | 採用由_____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自發性學習精神,並擴增專業知識與技能領域 | 下而上 |
A-4 | 修繕____,完善數位錄製環境,於數位課程及遠距教學中推廣使用 | 數位攝影棚 |
A-5 | 增加學生參加專業實習、實作課程及企業參訪的機會,加強____的能力 | 學用合一 |
A-5 | 108年U-start計畫共37校獲獎,本校獲獎隊數排名___ | 第四 |
A-5 | 新訂相關法規,提供____及優惠進駐辦法,鼓勵校內師生創業並進駐輔導 | 獎勵金 |
A-5 | 定期舉辦____、一對一職涯諮詢服務、UCAN線上施測、圓夢計畫 | 職涯講座 |
A-5 | 鼓勵各系所建立校友追蹤機制,並由校務中心進行______及雇主滿意度調查 | 畢業生流向調查 |
A-6 | 強化____機制並積極後續追蹤受輔學生學業成績,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課業輔導 |
A-6 | 透由____擴展教學不同領域視野,致力促進學生更佳的學習成效 | 經驗分享交流 |
A-6 | 強化____補助制度,符應教師及社群需求,增列不同向度及分級額度補助 | 教師專業社群 |
B-1 | 以通識教育中心作為基礎逐步建構『____』,連結校內外資訊與資源 | 水沙連學院 |
B-1 | 擬定『水沙連學院』規劃目標,並發展____方案 | 跨校共學 |
B-1 | 設計以鄉鎮發展為主軸的____,並以此規劃「鄉村發展與社會實踐學位學程」 | R立方學程 |
B-1 | 建立以共學為基礎的學習場域,目前有___、順騎自然、鐘靈國小三處 | 永樂園 |
B-1 | 由校內外專兼任師資共組成學習家族,以___為對象,創造新形態的學習模式 | 地方公共議題 |
B-1 | 持續深化______的通識教育包括綠概念、在地實踐、東南亞課程 | 暨大特色 |
B-2 | 完善原民生輔導機制及____校園,整合校內資源,建立完善原民生資料機制 | 族群友善 |
B-2 | 掌握學生學習及生活狀況,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並建立____培力機制 | 原青陪伴 |
B-2 | 辦理符合教學創新理念之____及活動,達成培育具實踐力及文化知能的原住民人才 | 原住民特色課程 |
B-2 | 辦理_____活動,使本校成為原住民相關議題交流之重要基地 | 全國性原住民 |
B-2 | 辦理暑期工作隊、舉辦原住民族語言文化相關活動,經由_____,發現問題 | 進入部落現場 |
B-2 | 透過部落參訪、演講與實作工作坊等形式,培育具______之原住民族人才 | 文化知能 |
B-2 | 位於本校圖書館後方,營造專屬「_____」,並結合課程,建構族群友善的校園環境 | 暨大原住民保留地 |
B-3 | 因應SDG15促進生態永續使用和SDC17活化永續發展,營造_____ | 生態友善校園 |
B-3 | 落實循環型校園,打造安全健康校園、發展環境教育校園及推動_______ | 區域環境永續 |
B-3 | 參與世界綠色大學評比屢獲佳績,連續蟬聯國內國立綜合大學____ | 第1名 |
B-3 | 在108年蝴蝶生態調查資料中,共紀錄了108種____隻蝴蝶 | 5639 |
B-4 | 東南亞系於____成立,以建構完整的教學與研究體系,成為國內東南亞教研的重心 | 2014年 |
B-4 | 設立「臺灣東南亞研究機構網絡台平」、提升《___》的學術性與公共參與性 | 台灣東南亞學刊 |
B-4 | 特色課程將西方非傳統樂器,併入東南亞系____聲響,並將著重於東西方藝術 | 甘美朗樂器 |
B-4 | 由師生組成共同調查研究隊於暑假期間赴東南亞進行對應議題的____ | 田野調研 |
B-4 | 辦理______,對象擴及本校非東南亞學系學生及教職員 | 東南亞語言班 |
B-5 | 為落實暨大【__】之名,從增進學生英語敘事能力及強化英語思考邏輯做起 | 國際 |
B-5 | 基礎英語課程實施_____,廣設英語文選修課且分級 | 程度分級制 |
B-5 | 安排___通全校師生自由諮詢英語文問題,聘請教學助理輔導程度較低之班別 | 課輔助教 |
B-5 | 推廣境外生與本地生攜手辦理____,進而強化與海外的連結 | 國際文化推廣隊 |
B-5 | 開設密集英語工作坊,鼓勵教師利用_____,將反饋較佳的工作坊開設為學分課程 | 創新教學策略 |
B-5 | 鼓勵學生______,包括研修;志工及實習等國際移動,擴展國際視野 | 赴海外學習 |
C-1 | 由本校計網中心協助建置「______系統」,蒐集與整理校內外方式進行資訊公開 | 校務研究中心 |
C-1 | 針對本校_____分項計畫執行成果進行分析,並提供相關單位進行業務反思與回饋 | 高教深耕 |
C-1 | 針對各類學生之____、學習成效、職涯輔導與就業力養成等議題進行分析報告 | 學習歷程 |
C-2 | 以_______為中心,配合校務經營永續發展目標,改善與強化本校整合公關行銷 | 永續大學社會責任 |
C-2 | 對外打造校園品牌,推廣____成效,向外說明本校責任形象 | 辦學特色 |
C-2 | 舉辦綠色大學慶典活動〈_____〉,一周學校網頁以及社群網站觸及數高達四萬人次 | 游牧森林音樂祭 |
C-2 | 對內建立校園文化識別系統,以_______打造學校公開自由文化 | 文化工程角度 |
C-3 | 本校為保障____的入學機會,擴大弱勢學生招收名額與減輕報名經濟負擔 | 弱勢學生 |
C-3 | 採取措施有八種,透過這些貼心措施,本校大一弱勢學生____可望持續逐年上升 | 人數比例 |
C-3 | 除了參與全國各高中_____,並安排高中(職)到校參訪,積極宣傳本校辦學特色 | 大學博覽會 |
C-3 | 設立____,增加就讀意願 | 獎學金 |
C-4 | 適時掌握文化與經濟不利學生學習狀況與即時______ | 提供協助 |
C-4 | 建構全面支持系統,強化弱勢學生學習及____機制 | 生活輔導 |
C-4 | 結合校內資源輔導弱勢學生考取____處理軟體證照,以提升就業所需之能力 | 專業文書 |
C-4 | 連結學生社團輔導弱勢,學生透過講座提升____及情緒管理能力 | 自我察覺 |
C-4 | 提供更多____服務學習的機會,並加強服務學習後之反思活動 | 校內外 |
C-4 | 輔導弱勢學生透過____拓展國際觀並發揮助人精神 | 圓夢計畫 |
D-1 | 運營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聯合辦公室,策劃工作坊、__與研討會等 | 沙龍 |
D-1 | 定期辦理「____」,激盪跨域協力的可能性,孵化微型社會實踐研究團隊 | 共學活動 |
D-1 | 積極規劃國際地方創生連結網絡,推展____交流與聯盟活動 | 臺日大學 |
D-1 | 與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長期合作。合力製作空污遊戲、____空污偶動畫等 | 發展「霾哥來了」 |
D-1 | 本校「大學與地方政府計畫」(簡稱大地計畫)以「行動、橋接、___」為概念 | 地方創生 |
D-2 | 一方面協助____之推動;另一方面也反省學院知識與地方知識的相互轉譯 | 地方議題 |
D-2 | 結合大學與地方之公共微型提案獎勵,創發____的學習環境與社會創新行動 | 共學共工 |
D-2 | 落實以「___」、「____」為基礎的全校性服務學習 | 互惠、反思 |
D-2 | 每學期固定辦理「____」講座活動,關注埔里在地發展之議題 | R立方Plus系列 |
D-2 | 建立_____與R立方實體報「百鄉果」地方特刊 | R立方電子報 |
D-3 | 本校針對能動性較高的國中小,辦理多場____,與國中小教師經營程設社群 | 程式設計體驗營隊 |
D-3 | 辦理程式教育人才培育營隊,培育____教學人力 | 國中小學 |
D-3 | 透過學生自主學習、社會參與式課程和_____等課程,吸引不同領域的學生合作 | 程式與教育服務 |
D-3 | 將所學投入並實踐於偏鄉程式設計教育服務,也能與小學端教師共同推廣____ | 程式教育 |
D-3 | 設計___課程,以專題導向的圖像式積木程式教學,搭配專題任務與專題發表 | 不插電 |
D-4 | 本校社會實踐經驗豐富,過去與本校附中共同合作,產出多樣的在地化_____ | 科學課程模組 |
D-4 | 簽署大學協力高中發展社會實踐教學模組的_____ | 合作備忘錄 |
D-4 | 本校與鄰近____合作,除可建構大學協力高中發展在地實踐課程的模式 | 區域高中(的) |
D-4 | 透過____,暨大附中與暨大一同開發相關科學教具與課程模組 | 在地素材 |
D-4 | 以水資源議題作為主題發想,遊戲過程可以學習____、常見污染物 | 相關地理位置 |
D-4 | 結合埔里在地具代表性之___共同研發與土地污染、復耕與循環農業等概念之桌遊 | 農作物 |
E-1 | 完善教學創新制度與____,增聘師資改善師生比與完備多元升等等管道 | 品保辦法 |
E-1 | 每_年辦理各系所課程結構及核心課程教與學設計外審 | 5 |
E-1 | 課程外審於107學年度進行第2週期,共計__系所,55個班別及__門課程,送校外委員審查 | 25、699 |
E-1 | 平均每個月召開兩次工作小組會議,除作為交流與合作平台,每季檢討____及經費執行率 | 指標達成情形 |
E-1 | 依據「教學品質保證作業程序」負責全校教學品保,每學期掌握整體教學改善與____ | 教學資源分配 |
E-1 | 針對教育目標、____、關鍵績效指標等,由教師、系所、院、校四級自我檢核 | 核心能力 |
E-2 | 107至108學年度以高教深耕經費支應多名專任(案)教師,師生比從106年的18.41:1下降至__:1 | 17.09 |
E-2 | ____作為教師評鑑的參考指標之一,強化教學評量與教師評鑑連結,落實後續追蹤 | 教學評量 |
E-2 | 本校極力推動_____,與埔里鎮、國姓鄉及仁愛鄉簽訂策略聯盟 | 地方創生事業 |
E-2 | 組織「_____委員會」產官學平台整合校內與水沙連區域的聯繫與互動 | 水沙連合作推動 |
E-2 | 以「水沙連地區」(大埔里地區舊名)內「人文與社會」____為主,透過「行動研究」方法 | 公共治理議題 |
E-3 | 本校串聯地方社群網絡,共同籌組____區域UCSSR共學共工網絡 | 水沙連 |
E-3 | 組織16個共工共學社群網絡。鏈結__位教師參與,對外銜接__個民間單位 | 60、40 |
人院USR | 厚熊笑狗出生於2018年的埔里,由__、埔基、愚人之友、巷弄文旅共同催生 | 暨大 |
人院USR | 厚熊笑狗是一對傳遞長照知識給大眾的吉祥物交付在地老人家「___」的技能與知識 | 互相照顧 |
人院USR | 本計畫期望透過『互相照顧』的理念宣導,建構大埔里地區的友善____ | 高齡環境 |
人院USR | 長期照顧議題長久以來都牽涉女性照顧者的____,尤其是家庭照顧者 | 性別議題 |
人院USR | 城鄉間的長輩照顧資源高度分配不均,例如____就是鄉村長輩外出最大的困境 | 交通接送議題 |
人院USR | 作為鏈結區域內專業服務與社區需求間的角色,嘗試建構本土化「長照社區___模式」 | 共生照顧 |
人院USR | 協力____基金會建立創新組織「厚熊咖啡館」 | 愚人之友 |
管院USR | 以「__」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引導大專校院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 | 在地連結 |
管院USR | 以「在地連結」與「___」為核心,引導大專校院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 | 人才培育 |
管院USR | 「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排行榜中之公立一般中型大學組「__」及「__」排名第一 | 社會參與、環境永續 |
管院USR | 產學攜手共學,___! Co-learning, collaborating, co-living | 地方永續創生 |
管院USR | 產學攜手共學,地方永續創生! ___, collaborating, co-living | Co-learning |
管院USR | 提供業者_____、診斷及輔導建議,關注地方鄉村旅遊產業的「品牌」、「升級」、「創新」 | 產業升級轉型諮詢 |
管院USR | 提供業者產業升級轉型諮詢、___,關注地方鄉村旅遊產業的「品牌」、「升級」、「創新」 | 診斷及輔導建議 |
管院USR | 邀請業師於校內外協同開設地方產業相關課程,舉辦專業____ | 講座論壇 |
管院USR | 半數以上的國姓、魚池及埔里____農友已參與本計畫所規劃之咖啡技術培訓課程 | 咖啡產銷班 |
管院USR | 推廣南投好食民宿品牌,並串連____、文創商品及空間設計,提升跨產業加值 | 在地小農 |
管院USR | 已完成__家南投民宿之輔導與遴選,並出版「好食民宿遇見幸福-南投慢旅指南」 | 54 |
管院USR | 聯合開發推動_____,融入食農教育和環境教育,提供特色化、客製化農業體驗活動企劃 | 三生農業體驗活動 |
管院USR | 輔導在地原鄉部落青年創新創業。創建「___」、「青農銷售平台」 | 好物媒合平台 |
管院USR | 輔導在地原鄉部落青年創新創業。創建「好物媒合平台」、「___」 | 青農銷售平台 |
科院USR | 規劃民宿的生活廢水集中處理及打造親水、生態及____的濕地 | 除汙功能 |
科院USR | 規劃民宿的生活廢水___及打造親水、生態及除汙功能的濕地 | 集中處理 |
科院USR | 埔里鎮素有「____」美譽之稱,農友多以高壓鈉燈光照來調節筊白筍的生產期 | 筊白筍王國 |
科院USR | 在柬國偏鄉地區興建水質淨化濾水器,解決該地區沒有____的民生基本需求 | 乾淨飲用水 |
教院USR | 翻轉____偏鄉弱勢學習路徑:從「學習自信增能」到「學力心智躍升」 | 水沙連 |
教院USR | _____,全人培育-心理健康與安權促進 | 安心安權 |
教院USR | 安心安權,_____-心理健康與安權促進 | 全人培育 |
教院USR | 南投縣境內區域幅員廣闊,________、少子女化,導致經濟發展不易 | 人口結構呈現老化 |
教院USR | 聚焦「________」、「跨文化認識與學力成長」、「教師與志工職能增長」 | 心理健康與安權促進 |
教院USR | 聚焦「心理健康與安權促進」、「_______」、「教師與志工職能增長」 | 跨文化認識與學力成長 |
教院USR | 聚焦「心理健康與安權促進」、「跨文化認識與學力成長」、「_________」 | 教師與志工職能增長 |
教院USR | 已孵化____與太平小學堂,推動多元學習方案,提升學童學習自信 | 福興小學堂 |
教院USR | 與博幼基金會、良顯堂基金會及___共同成立「偏鄉教育協力平台」 | 蒙愛教會陪讀班 |
教院USR | 與東華大學結盟,持續辦理「_____」接點鄉村型大學 | 東暨論壇 |
教院USR | 針對偏鄉補救教學,計畫團隊提供「_____」,培育補救教學種子教師18小時研修相關要求 | 水沙連偏鄉補救教學研習 |
教院USR | 跨文化認識部分以輔導水沙連______、國際知能研習和跨文化營隊為主軸 | 區域中小校外語社團 |
教院USR | 跨文化認識部分以輔導水沙連區域中小校外語社團、______和跨文化營隊為主軸 | 國際知能研習 |
教院USR | 學力成長方面以_____、課輔教學為主,主要據點為福興社區、合成社區 | 遠距教學 |
教院USR | 學力成長方面以遠距教學、______為主,主要據點為福興社區、合成社區 | 課輔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