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計畫名稱 | 個人/團體成員 | 夢想類別 | 圓夢導師 |
1 | SLAHSER斜槓世代 第一名 | 沈佳瑩、曾琬瑜、賴珮綺、王子瑜、潘欣瑋、趙婕涵、施懷婷、林佳霖、李宜樺、盧雅筠 | 自我實現 | 吳淑貞 |
2 | 格外好吃—— 從「剩食」到「惜食」 第五名 | 邵聖維、彭琦崴、梁燕珩、李汶芳 | 自我實現 | 沈慶鴻 |
3 | 「柬」單繪出「埔」世需要,「寨」乎的愛Ⅱ-村莊婦女學齡前兒童陪讀技巧培力計畫 第二名 | 蘇郁閔、杜秀瑩、王琬晴、高筠雅、沈鈾家、許庭禎、許琛詠、吳婉寧、王千慈、林若綺 | 自我實現 社會服務 弱勢關懷 | 羅雅惠 鄭以萱 |
4 | 肖一下,一起Southeast Asia吧! 第八名 | 楊佳誠、曹玉如、陳俐穎 | 自我實現 | 張春炎 |
5 | 台灣文化青年大使交流計畫-Duta Cilik Plus 第三名 | 王以強、陳郡彗、蔡孟伶、蔡詩蕾、黃昱傑、曾孟揚、古景元、徐子馨 | 自我實現 社會服務 其他:語言教育、文化交流 | 劉堉珊 |
6 | 青銀特攻隊-我們同在一起,年齡不是問題-青銀共同方案 第四名 | 曾雅鈴、王康峻、曾偉翔、蘇琬婷、徐碩佳 | 社會服務 | 沈慶鴻 |
7 | 「鬆」口說故事-我有鬆餅,你有故事嗎? 第七名 | 李碧慧、周怡瑄、馮珮芝 | 自我實現 | 蔡怡君 |
8 | 夢與夢的交織-一個巨星的誕生 第六名 | 鄭羽秀、鐘令旋、潘姿蓉、王景揚、黃建庭 | 自我實現 | 沈慶鴻 |
講座3場(包含圓夢成果發表會),共計428人次
徵選會1場,54人次,錄取5組,共協助20人實踐夢想,其中:
☆圓夢計畫團體組《街頭旅人夢想公益車-讓我陪你圓夢吧!》延續上一次的計畫進行環島公益之旅,以暨大生捐贈的舊衣物與二手書為媒介,團隊進行體驗街友的生活,並透過理解街友背後的故事,讓他們體會到被關懷的感覺,在團隊能力範圍內陪同圓夢,讓街友重啟對生活的熱情與重拾自我價值。同年並獲選青年發展署「109年青年壯遊台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
☆圓夢計畫團體組《拾憶「齡」距離》透過實際走訪深入了解台灣高齡議題,並以公益實踐方式,搭建起世代間溫情互動,回饋社會並傳遞愛與溫暖。以埔里「厚熊咖啡」為據點,針對高齡者為主要對象,舉辦為期半日社會服務性質的活動,同時,在活動帶領之下,引導高齡者以手繪的形式,將對其具有獨特意義之照片轉印成僅具輪廓線之圖紙後,加以填上色彩,再裁切成拼圖寄出,向摯愛的人們傳遞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109年度導演徐嘉凱「13年導演夢—推石頭的薛西佛斯」
2019圓夢實踐者返校-攝影工作坊
2019圓夢成果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