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簡介

關於本計畫

歷經設校以來的成長淬鍊,並藉由各項全校性實驗計畫及上一階段高教深耕的初步成果,孕育本校高教深耕計畫的發展願景。本於「深耕水沙連.迎往東南亞」之核心理念,擴展「強化教學創新」、「發展辦學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永續體制運營」五個發展面向,正符應本校校園美景櫻花五瓣意象,逐步建立開創前瞻的執行運作模式,並符應校務發展特色,實踐「固本化」、「產業化」、「在地化」、「國際化」四大目標。未來將延續、深化並持續立基於在地化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強化放眼國際化學術交流與行動推展,落實「精實操作、經驗擴散」的實踐原則,進而在既有基礎上,落實、轉化、擴展、永續與深耕,本計畫之架構圖為:

計畫架構

A.強化教學創新

翻轉教育主體,課程創新設計

B.發展辦學特色

連結地方創生,跨界社會實踐

C.提升高教公共性

擴充弱勢助學,彰顯社會正義

D.善盡社會責任

促進地方繁榮,建構共學共好

E.永續體制運營

確保教學品質,整合跨域資源

分項計畫介紹

計畫A. 強化教學創新

翻轉教育主體,課程創新設計

持續進行具在地特色並連結於產業、社會趨勢的課程開發與設計,並強化創新教學交流與共學平台的多元性及深度,同時著重於創業與數位化導向課程之推廣,以達到教與學創新及職涯無縫接軌的效益。進一步拓展師生創業增能資源與實踐場域,以發展出具地方實踐與符合在地需求、特色的課程。

工作區域 11 複本

A-1 專業紮根的課程再造

持續推動實務教學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同時也著重創業導向課程的推廣,培育具創造力的創業人才。另也推動「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計畫,統整主體之資源彈性配置及調整模式,達到學生跨域學習之目的。

A-2 提升閱讀書寫能力

落實適性教學,針對不同學院之學生需求,擴充課程教材,編輯各院之「特色書寫」教材,發展各院不同的教學、書寫特色,精進學生語文能力。

A-3 普及程式語言能力

邀請各學院教師代表依各學院不同屬性,規劃能貼近不同領域需求的專業選修課程,期能修讀程式設計課程之學士班學生比率逐年成長,111年度達55%。

A-4 多元創新的學習場域

開設創新教學課程,研擬彈性與創新運作機制,並建構創新創業學習場域。持續推動課程形式與教學方式數位化,完善數位資源環境,產出更具特色、多元以及更符合學生需求的數位課程。

A-5 導入全方位職涯輔導

有效協助學生進行興趣探索、職涯定向、職涯發展規劃與職場實習經驗參與,同時制度化畢業生流向調查,協助各專業課程的修正與調整。

A-6 創業培力與品牌萌芽

鏈結在地與外部創業能量,輔以創業教師社群的投入,開設分段式創業人才培訓課程,以業師講授之讀創講堂型式,提供創新創業者共學共創之開放性平台,培養具校內、外競賽能量的學生創業團隊,進而產生新創品牌。

A-7 增能賦權的教師社群

持續辦理教師知能與教師專業社群交流活動,加深與各學系辦理該專業領域活動之結合,提供專業對話平台,鼓勵社群間經驗交流與楷模學習,激勵教師持續精進發展。


計畫B. 發展辦學特色

連結地方創生,跨界社會實踐

延續上一階段計畫理念,本校在發展學校特色方面,將更積極形塑「深耕水沙連‧迎往東南亞」特色大學的品牌形象,邁向名實相符的國際化大學。透過「建構水沙連學院」培養鄉村區域創新發展人才,並健全原住民輔導機制有系統「培育原住民人才」。響應聯合國SDGs指標,發展「永續綠色大學」。進行跨國、跨界且多元的「深化東南亞鏈結」,致力於校園國際化與交流互動,強化師生國際移動,進而提高本校國際聲望「邁向【國際】大學」

200220高教深耕計劃插圖-白底更新ol-03

B-1 建構水沙連學院

立基於近年本校致力推動「水沙連學」的地方知識學習內容基礎,以及與地方社群共同設計共學的跨域學習模式創發,不僅開展出深具地方知識學習內涵的「R立方學程、運專學程」,同時也建置多處學習據點、頻繁辦理社群共學活動,為大學與地方合作累積許多經驗,為水沙連學院奠基社會資本。

B-2 培育原住民人才

整合校內資源,建立完善原民生資料機制,掌握學生學習及生活狀況,提供一站式的服務,陪伴培力原青。進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與部落、校外原民機構協同合作,使本校成為原住民相關議題交流之重要基地。

B-3 永續的綠色大學

符合SDGs續營生態友善校園,推動多元環境教育課程,建構安全健康與環境教育校園,並落實在地化經營及區域環境永續,結合本校特有環境,提升建構跨域學習環境之能量,藉以永續本校國際綠色大學。

B-4 深化東南亞鏈結

系統性培育具國際移動力與東南亞專業知能的人才,持續發展具本校獨特性之跨界甘美朗藝術。整合國際、跨校、跨計畫資源辦理講座及工作坊,並藉由邀請東南亞專業人士研習與交流,體現人才共同體的精神。

B-5 邁向國際化大學

推動發展全校系統化英語課程,精進教師全英語授課教學知能,促進課程與校園國際化;同時,在全球疫情下,關注境外生安心就學,並促進與本地生的交流互動,強化師生國際移動與學校品牌行銷,期以提高本校國際聲望的目標。


計畫C. 提升高教公共性

擴充弱勢助學,彰顯社會正義

除落實校務研究主導辦學,積極強化公開透明辦學資訊及行銷本校關懷形象品牌;並將透過全方位學生學習支持系統的協助,招收及輔導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最後,持續滾動式修正既有作法,提升本校辦學品質與公共性。

工作區域 13 複本

C-1 校務研究主導辦學

建立以事證本位的校務資訊管理機制,展現校務研究智庫功能,並提供全校治理參考,以及校內各級單位的業務推動準據。

C-2 型塑社會關懷意象

規劃持續透過各類媒體合作與凝聚師生校務參與度,宣導本校社會關懷、永續發展目標。開放各項資訊平台空間,讓師生教與學成果有展現舞台,因應國際化與在地化需求等發展需求,彰顯校園特色、公共性及社會責任。

C-3 擴增經文不利招生名額

延續第一階段弱勢學生入學措施,保障原住民學生及身心障礙學生入學,建立文化與經濟不利學生優先錄取,放寬入學門檻標準,以及提高報考動機等方向進行。賡續申請願景計畫,爭取經文不利學生外加名額及補助,增加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多元入學管道並提升錄取率。

C-4 優化經文不利支持體系

在學生面將持續提供弱勢學生就學資源,並透過職涯輔導機制,協助學生掌握正確職涯道路,另建立學習典範帶動同儕學習輔導機制。在教師面將結合校務研究分析報告,瞭解經文不利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一對一的學習輔導協助。在制度面務求提升弱勢學生招收比率,善盡社會責任;建構全面支持系統,強化弱勢學生學習及生活輔導機制。


計畫D. 落實社會責任

促進地方繁榮,建構共學共好

延續過去三年計畫的基礎,在110-111年計畫中,本校將持續優化大學協力地方治理的行動研究、服務學習體制健全化,同時完備本校USR Hub,策劃各類共學培力活動,陪伴校內原有USR計畫團隊,另方面也將與本校附中合作,企盼藉以厚植本校大學社會責任的廣度與深度。

200220高教深耕計劃插圖-白底更新ol-05

D-1 建構地方治理協力平臺

關於機制建構方面,將以水沙連人社中心作為USR Hub的主責單位,持續辦理校內團隊增能共學、共展活動,並持續出版相關成果、規劃本校在地實踐表揚辦法,提升在地實踐人員的榮譽感。

D-2 培育師生社會實踐知能

企盼藉本次計畫建構整合型社會參與三階段學習模組,建構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學生學習機制。嗣後,將社會參與式教學與大學生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自主學習方案等學習模式推廣至各院系,逐步完備營造深耕水沙連共學共工的三階段學習路徑。

D-3 孵化科技為用的社會力

面對水沙連地區國中小程式設計教學人力不足的問題,本校擬延續前期計畫,針對能動性較高的國中小,持續與其教師深化程式設計社團的經營,繼而開展大手牽小手培育地方創新科技應用的教學模式。

D-4 導引高中社會實踐教學

立基於本校社會實踐的實作經驗,與暨大附中共同合作,發展大學協力高中善盡社會責任的協力模式,建立跨校、跨階段之教師專業社群,不定時滾動修正課程模組內涵,精緻化模組以利各階段學生推廣學習,建構其行動研究的可能。


計畫E. 永續體制運營

確保教學品質,整合跨域資源

為了使教學創新、辦學特色、提升公共性與落實社會責任所建構形塑的良好成果,能夠永續經營運作,並打造飛輪效應的加乘效果,本計畫將以自我要求檢視、持續精進改善的原則下,完善教學創新制度與辦法,厚實教師研究與教學能量,以整合跨域資源發展本校教學多元特色,培育新世代優質人才。

200220高教深耕計劃插圖-白底更新ol-06

E-1 制度完善與教學品保

落實課程教學創新,以及教學品質成效檢核機制。持續精進與改善高教深耕計畫展覽區,並辦理跨校交流研討會。

E-2 多元升等與降低生師比

搭配建構完成之教師評鑑與多元升等制度,適度增聘符合各學院專業需求考量以及跨領域學習專任師資,積極改善生師比。

E-3 跨域連結與資源整合

持續組織產官學平台發展各類水沙連區域行動社群,整合人力與財物資源,並將實作經驗推向國際進行跨界交流。

Off White Outlet
Off White Hoodie
Off White Shoes
Off White Clothing
Off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