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近十年臺灣蛾類多樣性的研究與推展
講師:吳士緯
日期:2021/11/24
時間:19:00-21:00
地點:線上講座
人數:71
台灣的蛾類分為很多種,數量也非常龐大。本次演講先從認識蛾類開始,帶領大家初步了解蛾類,再來則是講解近年蛾類研究發展,最後讓大家認知人人都能參與知識產出與文化形塑的可能。蛾是鱗翅目中的一個支系,與蝴蝶一樣都是完全變態的類型,幼蟲與成蟲外表差異非常大。但全世界的蛾類有四五萬種,是遠多於蝴蝶的。
「當我們觀看一隻蛾,彷彿看到了巨大森林風景中的一塊拼圖」
蛾類身上的紋路有千百種,每一種都獨特且迷人,他們都在森林裡面用不同的樣貌生活著。吃相同植物的蛾類若是吃葉子不同的位置,其紋路差異會非常的大。的而不同森林有不同的蛾類,大部分的幼蟲利用少數的資源、吃少數的植物。我們可以利用蛾類身上的紋路去推測牠們生活的環境,或是會躲在哪裡,通常會和周遭的環境、植物有很高的相似度,若是不仔細去觀察其實很難發覺。還有些蛾類的紋路看似相同,但其實會因為在不同海拔生活,牠們身上的紋路深淺會不太一樣近30年前的蝶類相增加1000多種,但1980年代左右,台灣的蝶類相就已經很少變動。
因為對蛾類的熱愛讓講者設計出了一個網站:「台灣產毛足裳蛾資訊網」。網站的成立就從講者的研究需求,一直延伸到後續的呈現,包括大眾的接受度。裡面有許多生物多樣性的資訊。目的是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平台提升對自然生態有興趣的人的水平,他們也可以透過這個網站查詢到平常難以取得的資料。
亞洲國家中擁有這種有詳細資料並且不斷更新的蛾類網站少之又少,台灣就是其中一個擁有網站的國家。因此一般民眾能夠多加利用這個資源,透過網站查找正確的蛾類資料以及非常豐富的圖片。
除了線上的網站之外,講者也透過策展、推廣教育的實體活動讓台灣民眾能夠參與活動,更了解台灣蛾類的生態。
「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少年小樹之歌講者最後引用了這句話做為結語,他想把美好的事物分享跟大家,因此創造了許多的資源和機會,希望能夠推廣並讓臺灣民眾更加了解蛾類的生態與現況。